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6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师备考,初级经济师资料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整理 编辑: 2015/12/11 15:38:49 字体:

2016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5日,各们初级经济师考生应提前备考,网校小编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整理了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考试常考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经济师有帮助!

【试题】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 )。

A.明确质量标准

B.测定质量特性

C.判定质量状况

D.记录检验信息

E.修订质量标准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包括:明确质量标准、测定质量特性、对比测定结果、判定质量状况、处理检验对象、记录检验信息。

【知识点扩展】

质量检验的概念

质量检验是指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 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从质量检验的概念可看出,质量检验包 括以下内容:

(1)明确质量标准。明确质量标准是指进行质量检验时首先必须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明 确待检项目以及各项目的技术要求,如此质量检验才有了判定依据。

(2)测定质量特性。测定质量特性是指在进行质量检验时,需要采用各种计量器具、检验 设备和理化分析仪器等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 试验,才能获取质量检验所需要的质量信息。

(3)对比測定结果。对比测定结果是指将实际测定结果与质量标准作对比,观察质量特 性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判定质量状况。判定质量状况是指根据质量特性值的对比结果,判定被检对象是否 合格。

(5)处理检验对象。处理检验对象是指根据质量判定状况,对产品对象进行相应的结果 处理。比如,对于合格品进行放行或转序;对于不合格品给出返修、降级使用的决定;对于工序 的检验,决定停产、调整、保持等;对于原材料的检验,决定人库还是退回。

(6)记录检验信息。记录检验信息是指对质量检验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出具具有评价和 改进建议的报告,向下级和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信息。

质量检验的方式

(1)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全数检验,就是 对待检产品批100%的逐一进行检验。全数检验存在一些局限性:检验工作量大,周期长,成 本高,占用的检验人员和设备较多;由于受检个体太多,往往导致每个受检个体检验标准降低, 或检验项目减少,由于错验和漏检的客观存在,全数检验的结果并不一定可靠;不能使用于破 坏性的或检验费用昂贵的检验项目;对批量大,但出现不合格品无严重后果的产品批,在经济 上得不偿失。

因此,在质量检验中,除非必要,一般不采用全数检验的方式。全数检验通常适用的情形 有: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需 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蹄选的场合。

抽样检验就是按照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祥方案,从待检总体(一批产品、一个生产 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每一个体逐一进行检验,获得质量特性值的样本统计 值,并和相应的标准比较,从而对总体质量做出判断(接收或拒收、受控或失控等)。

由于抽样检验只检验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故全数检验的局限恰恰是抽样检验的长处。 抽样检验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方面,在判断为合格的总体中,会浪杂一些不合格品;另 一方面,抽样检验的结论是对整批产品而言,因此错判(如将合格批次判断为不合格而拒收, 将不合格批次判断为合格而接收)造成的损失往往很大。虽然运用数理统计原理精心设计抽样方案可以减少和控制错判风险,但不可能绝对避免。

一般抽样检验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或无法实施的场合,应用非常广泛。

(2)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两种方 式。计数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和计件值的场合。计量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 量值的场合。

(3)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理化检验是应 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理化检验通常测得 检验项目的具体数值,精度高,人为误差小。理化检验是各种检验方式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理化检验的技术和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过去的破坏性试验有些已用无损检测手 段代替。感官检验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镑蚀和老化程 度等进行的检验和评价。感官检验的结果往往依赖检验人员的经验。由于目前理化检验技术 的局限性以及质量检验问题的多样性,感官检验在某些场合仍然是质量检验方式的一种选择 或补充。

(4)按检验对象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 验。破坏性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再具有原来的使用功能。例如,寿命试验、强 度试验等往往是破坏性检验。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破坏性检验日益减少,非破坏性检验的使 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破坏性检验只能采用抽样检验方式。

(5)按检验实施的位置特征划分,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固定检验 就是集中检验,是指在生产单位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各工作地上的产品送到检验站集中检 验。固定检验站专业化水平高,检验结果比较可靠,但需要占用生产单位一定的空间,易使生 产工人对检验人员产生对立情绪,以及可能造成送检零件的混杂等情况。流动检验就是由检 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检验。由于不受固定检验站的束缚,检验人可以深人生产现场,及时了解 生产过程的质量动态,容易和生产工人建立互相信任的合关系,并有助于减少生产单位内的在 制品的占用。

(6)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可将质量检验划分为验收检验和过程检验。验收 检验广泛存在于生产全过程,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的进货检验,半成品的人库检 验,产成品的出厂检验等。验收检验的目的是判断受检对象是否合格,从而给出接收或拒收的 决定。过程检验也称为监控检验,目的是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f正常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 品的大量出现。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在企业实际生产活动中,按照生产加工的流程,质量检验活动可以分成3种类型,即进货 检验、工序检验和冗工检验。

(1)进货检验。进货检验是对外购货品的质量验证,即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 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库的接收检验。为了确保外购货品的质量,进厂时的收货检验应由专职检 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检查数量进行严格的检验。

进货必须有合格证或其他合法证明。供方的检驗证明和检验记录应符合需求方的要求, 至少应包括影响货品可接受的质量特性的检验数据。进货检验有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 进货检验两种。进货检验应在货品人库前或投产前进行。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防止漏 检或错检,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

(2)工序检验。工序检验有时称为过程检验或阶段检验。工序检验的目的是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因此,工序检验不仅要检验在制品是 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还要检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5M1E),以决定生产过程是否处 于正常的受控状态。工序检验的意义并不是单纯别除不合格品,还应看到工序检验在工序质 量控制乃至在质量改进中的积极作用。

工序检验通常有3种形式:

①首件检验。首件是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或加工过程中,因换人、 换料、换工装、调整设备等改变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 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实践证明,首件检验制度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系统性因素导致产 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②巡回检验。要求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人员应按照 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并做好记录。工序质量的控制点应是巡回检验的重 点,检验人员应把检验结果标志在工序控制图上。

③末件检验。末件检验是指主要靠模具、装置保证质量的加工工序,当批量加工完成后, 对最后的一件或几件进行检查验证的活魂。末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下批生产作好生产技术 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能有较好的生产技术状态。

(3)完工检验。完工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是全面考核半成品或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 范标准的重要手段。由于完工检验是供方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的最后一次机会,因此 是供方质量保证活动的重要内容。

完工检验可能需要模拟产品的用户使用条件和运行方式。成品质量的完工检验有2种, 即成品验收检验和成品质量审核,须有用户的参与并得到用户的最终认可。供方质量体系应 保证,在质量计划规定的活动完成以前绝不发货;同时,质量体系还应该保证收集所有影响质 量活动的记录,以便生产结束后进行评审。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