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入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后的余额。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
2. 扣除项目的计算:法定扣除项目包括基本生活费、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支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支出等。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用的扣除项目。
3. 税率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不同的档次适用不同的税率。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分为7个档次,税率从3%到45%不等。
4. 税前扣除和税后扣除:税前扣除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先扣除一定的费用或支出,然后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后扣除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再扣除一定的费用或支出。
总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规定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纳税人认真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注重细节,以避免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