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以财务BP“管事五步法”破解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普遍难题。
在当前日趋复杂与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者普遍面临诸多经营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支柱之一,对变革的诉求也日益迫切。传统财务职能以核算、控制为主,在价值创造与经营引领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易导致与业务前端的需求脱节。面对新的管理需求,企业亟需一种能够打通战略、业务与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推动财务职能由“算账”向“管事”转型,即发展财务BP(business partner)体系。
财务BP不仅要懂财务,更要深入业务,具备识别问题、驱动协同、推动落地的能力。其核心使命在于“管好事”,即通过对经营活动的深度参与和系统性管理,实现对战略目标的有效承接,对业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管理节奏的精准把控。本文将立足于财务职能进阶,围绕财务BP的“管事”实践,探讨破解当前财务管理三大痛点的路径与方法。
实践中,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三大痛点:
一是战略脱节,财务管理沦为“数字游戏”,无法有效承接战略目标,资源分配偏离核心业务方向。
二是财务与业务缺乏协同,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信息断层与资源错配。财务端的合规刚性要求与业务端的灵活高效诉求形成对立,本位主义加剧内耗,协同价值难以释放。实践中,业务部门为规避财务管控常采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应对方式,不仅拉低运营效率,更可能衍生合规风险。
三是预算刚性过强,难以灵活适应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与业务需求。传统预算无法应对外部环境突变(技术、市场),灵活性不足。例如在创新项目中,预算成为创新计划的约束,导致新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不能带来预计的利润增长。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财务的管理能力,也制约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为此,本文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普遍难题,提出一套操作性强、逻辑清晰的“管事五步法”。同时,也将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BP管理实践中的辅助作用,旨在帮助企业构建战略引领、业务协同与财务支撑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
“管事五步法”作为解决之道,强调以战略为引领、以业务为中心、以预算为抓手,推动财务管理真正嵌入经营之中,提升组织协同与决策效率。
(一)破解战略脱节:用战略地图+营利公式打通目标
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与执行之间的桥梁。它明确了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愿景、战略目标及其达成路径,厘清了“做什么”“谁来做”“资源如何分配”。根据《战略中心型组织》一书,战略地图应覆盖:
客户群定位与价值主张;
核心业务条线与支持职能的目标关联关系;
关键路径(权)、预算体系(责)、激励机制(利)等内容。
这一图谱不仅有助于各业务与职能部门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避免“各自为政”,还通过构建统一语言,引导全组织围绕战略目标协同运作、降低摩擦成本。对于业务复杂度高、专业背景多样的组织,战略地图更是构建协作共识的关键工具。
基于战略地图,财务BP需协同业务方构建“营利公式”,用业务语言表达(量化)战略目标(利润),将商业模式按业务功能垂直拆分,以公式化结构反映任务与利润的关系(对于营利公式的运用,可参考刊发于《战略财务》中文刊2023年第1期的《农产品制造业战略财务转型实践》一文)。
例如,某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逻辑(见图1)是:经营团队通过市场研发开展供产销定价和排产安排,生产公司执行生产计划,前端用标准成本择时决策获取运营效益,后端用标准成本控制和营运资本效率安排实现管理效益。其营利公式下的拆解可分为:
第一层:战略目标公式。“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持续增长”=投资回报增长=利润增长+现金流大于利润;
第二层:利润公式。利润=运营效益+管理效益+协同效益(孵化项目),现金流大于利润=现金回款政策+技术改造额小于折旧额;
第三层:要素公式。运营效益=风险策略择时+交易成本控制(渠道、机构、市场选择),管理效益=品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消耗降低+成本费用控制+存货周转期管理。
(二)破解协同失效:用业务咬合预算串联组织
资源倾斜与责权利匹配,编织利润与动因、业务与业务的关联网
在将战略目标转化为营利公式后,下一步是继续沿业务条线向下分解,直至关键动因和业务要素(见图2)。通过这种“公式—任务—要素”的层层拆解,企业可以构建起一个横向与纵向交织的管理网络:一方面实现了利润目标与业务任务的联动,另一方面也厘清了业务与业务之间的耦合关系。
通过这一网络图,企业能够清晰识别哪些业务条线与产品具有更高的盈利潜力,从而实现资源的精准倾斜与高效配置。同时,各组织角色的责权利关系也得到系统梳理与清晰呈现,既保障了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的独立运行,又通过机制设计实现整体协同。
(三)破解预算刚性:用差异管理增强灵活性
为应对动态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打破传统预算的刚性限制,实现柔性管理。借鉴《三精管理》一书中的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理论,可引入“利润根因管理”方法,将营利公式中的因子区分为变量因子和常量要素,分别匹配差异化管理策略:
对变量因子(如产品售价、采购价格、汇率等)匹配经营策略,采用效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原则;
对常量要素(如税率、设备折旧等)进行管理精细化对标,实施目标限额控制。
仍以图2为例:对于经营利润部分,可使用期货、期权、外汇远期等金融工具管理变量风险,实现运营管控精准化。对于管理效益下的实际成本部分,可使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成本控制,实现运营管理精益化;对于目标成本费用与边际效益部分,则以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牵引,实现企业管理精细化。对于孵化利润部分,则依托主业产融资源优势,对协同业务进行试点性投资,探索新的增长可能。
随着组织转向精健化运行、集体知识(即组织共有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不断积累,经营管理地图将得到扩展和升级,从而促使组织持续生成新能力,并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孵化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战略韧性与长期价值的同步提升。
例如,在大宗商品行业中,企业之前为客户提供的商品避险业务(如期货定价、期权组合设计),随着团队能力与交易经验的积累,可逐步发展为独立运营项目。这不仅能提升原有客户粘性,也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拓展与利润增长点。
在上述“管事五步法”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战略落地的核心工具,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打通战略实施路径与营利公式,预算不仅明确了资源投放方式和盈利结构,更在组织内部达成了经营目标的共识,为组织同频共振建立了合作默契。
值得注意的是,预算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连接财务与业务的“共同语言”。它以“价值共识”为纽带,将业财双矩阵能力融合,致力于构建“战略财务与商业模式的共生关系”,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厘清战略执行与预算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准确把握:业务行动如何达成目标,资源配置将带来哪些横向影响,预算偏差又会如何影响绩效结果。建立这种动态判断机制,才能为战略执行提供真正有力的决策支持。
正保会计网校在管理会计师CMA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考生抓住重点,节约备考时间,少走弯路。现参加CMA辅导课程,赠送网校CPE继续教育,还有一站式考务服务+全程伴学。咨询在线客服>>>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