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知识点预习:标准成本管理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3/02/04 11:00:21 字体:

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预习五:标准成本管理

  (一)标准成本管理的概念

标准成本 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 也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这是一种理论标准,它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提示】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由于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的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原材料单价 
直接人工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注意】

  (1)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一般是分别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来进行的。

  (2)确定有关标准的前提是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不是理想情况,因此,其包括的内容中既有必不可少的消耗,也包括一些难以避免的损失在内。偶然的、意外的内容不包括在内。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

  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

  1.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注意】这里所谓的“标准用量”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为简单起见,称之为“标准用量”。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1)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