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2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3日,职业培训教育网整理了2012年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精讲笔记,帮助考生备考。
竞争机制
竞争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竞争机制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和扩大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商品价格是生产费用和效用的统一,提供最大效用的、最低成本的企业获胜。
根据竞争方式和内涵的不同,竞争分为三类:
1.同质竞争: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差异,可完全替代,市场售价也基本一致。企业要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就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来降低成本。因此,同质竞争也被称为成本竞争或价格竞争。
2.异质竞争:
也称为非价格竞争。通过在商品中体现性能、质量、品牌、专利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差异,能使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从而无需降价就能争取到稳定的客户群体。具体说来,异质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此外还有管理竞争、经营理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等方面的竞争。
3.并购竞争:
企业并购重组是竞争的最高形式。经过一定时期的价格和非价格竞争,优胜劣汰,一些中小企业会退出市场,或者被同行兼并。企业并购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有效手段。它能实现三个经济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资源互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管理协同效应(先进管理经验的分享)、财务协同效应(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商品流通运行调控
(一)商品流通监管体系的构成
由监管主体、监管客体、行为规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主体包括: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行业协会(信息优势和协调优势,合适的调解人)、企业和居民(主体)。
2.客体即监管对象,政府、企业、居民、协会和传播媒体都是监管对象。
3.行为规范:软要素,由法律和信用构成。
(二)商品流通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1.市场运行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2.主体行为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法律充当仲裁者的角色,信用是经济行为和监管行为的基础。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