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1.成本核算方法:全月一次平均法,是什么意思?2.全月一次平均法,和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丢了玉兔的嫦娥| 提问时间:11/20 15:51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于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学硕士,高级会计师
已解答1859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用该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以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祝您学习愉快!

11/20 15:51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0 21:16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用该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请举一个具体例子说明这个方法,万分感谢您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0 21:21
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包含发票成本和无票成本(如工资,折旧),用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成本加费用减去无票成本,就是应该取得的发票成本,可是可能会产生“应该”取得的发票成本大于“实际”取得发票成本问题,哪些情况下会产生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合法合理的解释?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0 21:47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1.第8a行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是加计一个点的进项税额,加计的基数是收购发票的票面金额,即票面金额*0.01,对吗?2.票面金额,就是发票上的价税合计金额,对吗?3.第6行收购发票进项税额=买价(即票面金额)*0.09,对吗?4.请归纳一下,不同时间段,计算第6行的具体方法分别是什么?
于老师
11/20 21:16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假设某企业月初有100件存货,每件成本20元,本月内分两次进货:第一次购入200件,单价18元;第二次购入150件,单价22元。月末盘点时发现库存剩余250件。计算过程如下:
-月初库存存货成本=100*20=2000元
-本月进货总成本=(200*18)+(150*22)=3600+3300=6900元
-总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进货总成本=2000+6900=8900元
-总数量=100+200+150=450件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存货单位成本=总成本/总数量=8900/450≈19.78元/件

本月发出材料的数量为200件,则: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00*19.78≈3956元
祝您学习愉快!
于老师
11/20 21:2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企业可能因为以下几种情况导致"应该"取得的发票成本大于"实际"取得的发票成本,并且这些情况是可以合法合理解释的:
-供应商未及时开具或遗失了发票。
-发生了应税行为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在当期获得发票,例如服务尚未完成、货物未验收等。
-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发票丢失或者记录错误。
-涉及到跨年度费用分摊时,部分成本可能需要在后续年度取得发票。
祝您学习愉快!
于老师
11/20 21:4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是的,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是按票面金额的1%来计算。
2.不能算是价税合计金额,本身是不含税的 只是人为从买价里剥离出来一部分金额作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3.第6行收购发票进项税额等于买价(即票面金额)乘以9%,这是正确的。
4.不同时间段,计算第6行的具体方法如下:
 -2017年7月1日前:按买价的13%计算;
 -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按买价的10%计算;
 -2019年4月1日后:按买价的9%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1 13:57
1.涉及到跨年度费用分摊时,部分成本可能需要在后续年度取得发票。请举个具体例子说明。2.收购发票是免税的,买价就是票面金额,对吗?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8a行=票面金额*0.01,对吗?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1 14:06
1.暂估成本,是否会导致"应该"取得的发票成本大于"实际"取得的发票成本,并且可以合法合理解释?比如:2022年未取得发票,就暂估成本50万元,将该暂估成本申报了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2023年才取得该发票,这样成本申报在2022年,发票取得时间是2023年。2.假如2023年1月申报2022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暂估成本50万元,2023年3月取得该发票,实际成本只有40万元,这时,怎么账务处理?怎么税务处理?3.从哪些方面审核涉及跨年的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是否正确?
于老师
11/21 15:34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老师不是很清楚您的疑问,您可以说下这句话的出处 老师去核实一下

2.是的

3.不一定  如果企业除了农产品加计扣除还有其他加计扣除业务的话 就不相等了

祝您学习愉快!

于老师
11/21 16:2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可以这么理解

2.原来暂估时
借:原材料——暂估50
贷:应收账款——暂估50
现在实际收到发票,需要吧原来暂估冲回
借:应收账款——暂估50
贷:原材料——暂估50
重新按照50入账
借:原材料40
贷:应收账款40

实际收到发票再确认进项税额(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3.暂估应该依据实际收到的货物合同的信息 不能随意估计 税务处理主要看发票

祝您学习愉快!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