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收到政府补助“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行次8“不征收收入”的调增金额为什么会等于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的第7行(合计数)的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

丢了玉兔的嫦娥| 提问时间:05/23 02:30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李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一年内通过注会六科,“正保会计网校”奖学金获得者,拥有多年大型上市公司企业实操经验,擅长将会计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主攻注会会计答疑。
已解答10068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当收到政府补助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这部分收入需要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进行调增处理。因为这些资金虽然作为财政性资金可能被企业计入了损益,但因其不符合不征税的条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必须将其从会计利润中加回,即进行纳税调整增加。因此,《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行次8“不征收收入”的调增金额等于《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合计数的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05/23 02:30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2:37
就是说前五年当做不征税收入,本年发现这些收入应该征税,所以在本年一次性将前五年的收入增加,对吗?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2:54
可是,假如本年取得补助金额100万元,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假如本年支出金额是0,本年就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可是,这个100不一定就会等于第7行的第4列,这样就会有两个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调增额,怎么理解?
李老师
05/23 02:54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本年取得的补助金额100万元如果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进行调增。即使当年没有相关支出(即支出为0),这100万元也需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100万元。这里提到的不同应纳税所得额调增额可能是因为在填写税务报表时,不同行次反映的是不同的调整事项,所以第7行的第4列可能代表了其他项目的调整金额,并不直接等于这100万元补助的调增额。每个项目需要根据其性质分别进行调整,最终汇总计算出总的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7:38
企业2024年收到补助100,支出20,会计上借递延收益20,贷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为什么不一次性确认收入,而要按照支出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7:38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收入表的营业外收入的补助收入是否一定等于附表A105040第6行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7:39
会计分录是借递延收益,不管贷记营业外收入还是其他收益,这个贷款金额,都会等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A105040第6行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7:39
A105020的合同金额、税收金额以及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第6行(本年)的第二列(财政性资金),这3个数一定相等,对吗?因为税收是一次性确认收入,收到多少就确认多少。
李老师
05/23 07:3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如果与费用或损失相关,应当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会按实际发生的支出金额分期确认收入,而不是一次性确认。这样处理可以更好地匹配收入和费用,符合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07:3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一定。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中的营业外收入的补助收入,可能与附表A105040第6行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不完全相等。这取决于具体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调整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07:3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会计分录中贷方的金额(无论是营业外收入还是其他收益)会等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A105040第6行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这是因为这部分政府补助虽然被企业计入了损益,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根据该表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07:4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完全正确。A105020的合同金额、税收金额以及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第6行(本年)的第二列(财政性资金),这3个数不一定相等。具体数值取决于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和税务处理方式,例如收入确认的时间点和方法等因素。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7:46
企业2024年收到补助100,支出20,会计上借递延收益20,贷营业外收入。税务一次性确认收入100,应该调增80万元。可是《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行次8“不征收收入”的调增金额为什么等于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的第7行(合计数)的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60万元?究竟调增哪个数才对?
李老师
05/23 07:4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调增80万元。因为税务一次性确认收入100万元,而会计上只确认了20万元,差额80万元需要调增。A105040第7行第4列的60万元是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与调增金额80万元不同。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07:5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这样理解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8:24
1.不管补助是否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只要分录是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收入表的营业外收入的补助金额栏,都需要填报相关数据,对吗?2.如果借递延收益,贷其他收益,那么就需要填报在附表收入表的其他业务收入栏,对吗?3.会计上可以分期确认补助收入,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那么,会计上是否可以一次性确认补助收入?
李老师
05/23 08:2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是的,无论补助是否符合不征税条件,只要分录是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收入表的营业外收入的补助金额栏需要填报相关数据。
2.如果会计处理为借记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则应将该笔收入填入附表收入表的其他业务收入栏。
3.会计上可以一次性确认补助收入,这取决于企业的具体会计政策和实际业务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9:33
不征税收入用于资本化的支出进行调整,通过《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进行纳税调整。请举例子说明具体怎么调整,怎么填报申报表?相关会计分录有哪些?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09:53
收到补助,如果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使用该笔补助自资金时,是否需要单独核算?
李老师
05/23 09:54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需要单独核算。但如果企业选择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则需将该资金及其支出单独进行台账或备查登记。对于不符合不征税条件的补助收入,在会计上可以一次性确认或者分期确认,但无需特别的单独账簿核算。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08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中的营业外收入的补助收入,可能与附表A105040第6行第4列“其中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不完全相等。哪些情况下会不相等?请举一个具体例子说明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12
A105020的合同金额、税收金额以及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第6行(本年)的第二列(财政性资金),这3个数不一定相等。合同金额就是收到的补助,税收金额收到的补助,财政性资金也是收到的补助,应该相等啊?
李老师
05/23 10:1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三个数值虽然都与企业收到的补助有关,但它们反映的内容不同:合同金额指的是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补助总额;税收金额是指在税务处理中实际确认为收入的金额;财政性资金则特指专项用途的政府补助。由于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这三者不一定相等。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16
A105040第7行第4列的60万元是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可是A105000第8行调增的不是80而是60,怎么回事?
李老师
05/23 10:16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行次8“不征收收入”的调增金额应为80万元,而不是A105040第7行第4列的60万元。这是因为企业收到补助100万元,支出20万元。会计上借记递延收益20万元,贷记营业外收入。税务上一次性确认收入100万元,需要调增8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27
合同金额指的是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补助总额;税收金额是指实际确认为收入的金额;财ZHENG性资金则特指专项用途的补助。1.合同金额,在合同签订当年申报一次就可以了,对吗?2.税收金额包括收到的所有补助,对吗?3.财ZHENG性资金是税收金额中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这部分金额,对吗?4.税收金额中还包括不具有专项用途的金额,对吗?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36
收到的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且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申报时需要填报哪些附表的哪些行哪些列?填报的顺序是?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3 10:38
收到的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且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申报时需要填报哪些附表的哪些行哪些列?填报的顺序是?这些表的相关数据存在哪些勾稽关系?
李老师
05/23 11:0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案例背景企业情况:甲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取得一笔财政拨款100万元(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用于研发一项专利技术。资金用途:

2025年1月使用该拨款中的60万元购买研发设备(预计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0%,会计与税法均采用直线法折旧)。设备于2025年2月投入使用,当年会计计提折旧=60万元÷10年×11/12=5.5万元。二、会计处理(1)收到不征税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100万元贷:递延收益100万元
(2)购买设备(资本化支出)
借:固定资产60万元贷:银行存款60万元
(3)计提折旧(2025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5万元贷:累计折旧5.5万元
(4)递延收益摊销(与折旧同步,冲减成本费用)
借:递延收益5.5万元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5万元

说明: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资产折旧需通过递延收益冲减成本费用,确保会计利润中不包含不征税收入的影响。三、税务处理与纳税调整1. 不征税收入的税务规则收入调整:100万元财政拨款属于不征税收入,需通过《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调减应税收入。资本化支出对应的折旧调整:用不征税收入购置的资产,其折旧、摊销不得在税前扣除,需通过《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 具体调整步骤(以设备折旧为例)(1)会计口径:当年折旧额:5.5万元(计入研发费用)。递延收益摊销冲减研发费用:5.5万元。会计利润中实际影响:5.5万元-5.5万元=0元(即不征税收入对应的折旧未影响利润)。(2)税务口径: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设备折旧不得税前扣除,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万元。税会差异:会计上折旧已冲减为0,但税法不允许扣除,需全额调增。3. 申报表填报(A105080表简化示例)行次项目账载金额(会计)税收金额(税法)纳税调整金额1固定资产(小计)---2其中:房屋、建筑物---3机器设备(本例)5.5万元(折旧额)0万元(不得扣除)+5.5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11:3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差异产生的常见情形1. 财政性资金的会计核算方式不同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分为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和与资产相关的补助。与资产相关的补助通常计入“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转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与收益相关的补助若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成本费用,也可能先计入“递延收益”,再分期转入损益。税务处理:附表A105040仅反映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且需区分资金是否在当年全部计入损益。若资金部分计入当年损益(如分期摊销),则第4列“计入本年损益的金额”仅包含当年转入部分,而“营业外收入”可能包含当年全部到账的补助(无论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2. 不征税收入的税务处理限制若财政性资金被判定为不征税收入,其对应的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需纳税调增),且资金需单独核算。此时:会计上可能将补助全额或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税务上,附表A105040第4列仅填报当年计入损益的不征税收入金额(如递延收益当年摊销部分),而“营业外收入”可能包含征税收入的补助(如不符合不征税条件的补助,需全额纳税)。3. 跨年度分摊的财政性资金例如,企业收到一笔期限为3年的政府补助,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分3年计入损益,而税务上若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需在附表A105040中逐年调整。此时:当年“营业外收入”仅包含当年分摊额;附表A105040第4列可能包含以前年度结转至本年的递延收益分摊额(若存在跨年调整)。

例如:

案例背景企业情况:甲公司2025年收到一笔政府补助120万元,专项用于研发某项目(假设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会计处理:该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甲公司购入研发设备一台,成本1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3年(直线法折旧,无残值)。收到补助时,计入“递延收益”120万元;每年摊销递延收益40万元(120÷3),转入“其他收益”(假设企业将与资产相关的补助计入“其他收益”,若计入“营业外收入”同理)。税务处理:该补助为不征税收入,需通过附表A105040调整,其对应的设备折旧(每年4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需通过附表A105080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11:5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12:0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当企业收到的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且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需要填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和《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以下是具体的填报说明及顺序:
填报附表及行次、列次《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需要填报第11行“(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若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按照相关准则将补助分期确认收入,而税法要求在收到当期一次性计入应税收入,就需要在该行次进行纳税调整。具体来说,假设收到补助100万元,当年会计上确认收入20万元,剩余80万元计入递延收益,则在第1列“账载金额”填20万元,第2列“税收金额”填100万元,第3列“调增金额”填80万元。以后年度会计上分期确认收入时,再在相应年度进行纳税调减。《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在第3行“(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进行调整。该行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应与A105020表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行次的对应金额一致。这一步是将A105020表中的调整金额汇总到A105000表,以反映在纳税调整项目的总体情况中。填报顺序先填写**《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因为该表是对具体的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事项进行详细调整,其中关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调整是后续汇总到《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的基础。再填写**《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将A105020表中的调整结果汇总到该表,以全面反映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申报中的各项纳税调整项目,最终这些调整金额会影响到主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A100000)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李老师
05/23 12:0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当企业收到的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且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需要填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和《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以下是具体的填报说明及顺序:

填报附表及行次、列次《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需要填报第11行“(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若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按照相关准则将补助分期确认收入,而税法要求在收到当期一次性计入应税收入,就需要在该行次进行纳税调整。具体来说,假设收到补助100万元,当年会计上确认收入20万元,剩余80万元计入递延收益,则在第1列“账载金额”填20万元,第2列“税收金额”填100万元,第3列“调增金额”填80万元。以后年度会计上分期确认收入时,再在相应年度进行纳税调减。《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在第3行“(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进行调整。该行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应与A105020表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行次的对应金额一致。这一步是将A105020表中的调整金额汇总到A105000表,以反映在纳税调整项目的总体情况中。填报顺序先填写**《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因为该表是对具体的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事项进行详细调整,其中关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调整是后续汇总到《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的基础。再填写**《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将A105020表中的调整结果汇总到该表,以全面反映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申报中的各项纳税调整项目,最终这些调整金额会影响到主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A100000)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