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麻烦老师给讲一下,第二个公式是由第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吗?我推了半天感觉这两个公式不一样呢。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第二个公式是由第一个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公式推导出来的。###解释:第一个公式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基本定义:$$E=\frac{\DeltaQ/Q_0}{\DeltaP/P_0}$$这个公式表示的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第二个公式“PXQ阿=P,XQ,商P=PoQo(1/IEDQ(1/ED))”是基于第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价格确定公式,用于在已知弹性系数和初始价格、数量的情况下,计算新的价格和数量。虽然公式写法看起来复杂,但其本质是根据弹性系数的定义,结合收入不变的假设(即价格乘以数量不变)进行推导。###简化理解:1.需求价格弹性描述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确定公式是根据弹性系数和收入不变的假设推导出来的,用于计算在价格变动后,如何保持总收入不变。因此,第二个公式确实是基于第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只是形式上更复杂,用于特定的计算场景。
祝您学习愉快!
是的,第二个公式是由第一个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公式推导出来的。###解释:第一个公式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基本定义:$$E=\frac{\DeltaQ/Q_0}{\DeltaP/P_0}$$这个公式表示的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第二个公式“PXQ阿=P,XQ,商P=PoQo(1/IEDQ(1/ED))”是基于第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价格确定公式,用于在已知弹性系数和初始价格、数量的情况下,计算新的价格和数量。虽然公式写法看起来复杂,但其本质是根据弹性系数的定义,结合收入不变的假设(即价格乘以数量不变)进行推导。###简化理解:1.需求价格弹性描述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确定公式是根据弹性系数和收入不变的假设推导出来的,用于计算在价格变动后,如何保持总收入不变。因此,第二个公式确实是基于第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只是形式上更复杂,用于特定的计算场景。
祝您学习愉快!
09/27 13:10
13848647252 

09/27 13:29
假如销量从1000升到1200,销量上升20%,价格需求弹性指数是-2,假设原来价格是100,那么根据第一个公式计算价格就要下降10%,是90。如果根据第二个公式计算,结果=(100*1000^1/2)/1200^1/2=91.29,和第一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麻烦老师再给看一下好吗

张老师 

09/27 13:2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两个公式计算结果不同,这是正常的。第一个公式是点弹性公式,即价格需求弹性系数$E_d=\frac{\DeltaQ/Q}{\DeltaP/P}$。根据这个公式,已知$E_d=-2$,销量上升20%,即$\DeltaQ/Q=0.2$,代入公式可得$\DeltaP/P=-0.1$,即价格下降10%,从100变为90。第二个公式是基于收入不变的推导公式,即$P_1\timesQ_1=P_2\timesQ_2$,并结合弹性系数进行调整。这种公式在弹性系数为常数的情况下,用于保持总收入不变。因此,第二个公式计算出的价格是91.29,与第一个公式不同,是因为它考虑了弹性系数对价格和销量的综合影响。两个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点弹性公式用于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直接影响,而收入不变的推导公式用于特定的经济分析场景。
祝您学习愉快!
是的,两个公式计算结果不同,这是正常的。第一个公式是点弹性公式,即价格需求弹性系数$E_d=\frac{\DeltaQ/Q}{\DeltaP/P}$。根据这个公式,已知$E_d=-2$,销量上升20%,即$\DeltaQ/Q=0.2$,代入公式可得$\DeltaP/P=-0.1$,即价格下降10%,从100变为90。第二个公式是基于收入不变的推导公式,即$P_1\timesQ_1=P_2\timesQ_2$,并结合弹性系数进行调整。这种公式在弹性系数为常数的情况下,用于保持总收入不变。因此,第二个公式计算出的价格是91.29,与第一个公式不同,是因为它考虑了弹性系数对价格和销量的综合影响。两个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点弹性公式用于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直接影响,而收入不变的推导公式用于特定的经济分析场景。
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