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图2,圈3和4,请问老师,“纳税调减=5×(1+13%)-(2+5×13%)=3(万元)”,“应纳税调增=5×(1+13%)=5.65(万元)”。5×(1+13%)这个意思是应收账款吗?请问这个计算都是啥意思,咱们不是算影响收入成本的吗,怎么还算出了含税的呢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这个情境中,$5×(1+13\%)$不是指应收账款。这里的$5$是产品对外不含税售价,$13\%$是增值税税率,$5×(1+13\%)$算出来的是产品视同销售时包含增值税的总价值。“纳税调减$=5×(1+13\%)-(2+5×13\%)=3$(万元)”:其中$5×(1+13\%)$是视同销售的含税收入,$2$是产品成本,$5×13\%$是视同销售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上按成本$2$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而税法上认可的支出是含税收入$5×(1+13\%)$,两者的差异就是纳税调减的金额。“应纳税调增$=5×(1+13\%)=5.65$(万元)”:因为无偿赠送他人产品,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所以要把视同销售的含税收入$5×(1+13\%)$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虽然通常算收入成本是用不含税价,但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要结合税法规定,这里涉及到视同销售的完整价值(包含增值税)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所以会计算含税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在这个情境中,$5×(1+13\%)$不是指应收账款。这里的$5$是产品对外不含税售价,$13\%$是增值税税率,$5×(1+13\%)$算出来的是产品视同销售时包含增值税的总价值。“纳税调减$=5×(1+13\%)-(2+5×13\%)=3$(万元)”:其中$5×(1+13\%)$是视同销售的含税收入,$2$是产品成本,$5×13\%$是视同销售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上按成本$2$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而税法上认可的支出是含税收入$5×(1+13\%)$,两者的差异就是纳税调减的金额。“应纳税调增$=5×(1+13\%)=5.65$(万元)”:因为无偿赠送他人产品,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所以要把视同销售的含税收入$5×(1+13\%)$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虽然通常算收入成本是用不含税价,但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要结合税法规定,这里涉及到视同销售的完整价值(包含增值税)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所以会计算含税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10/25 18:31
18501329868 
10/25 18:40
老师,您额解析很多乱码,看不懂哇
张老师 
10/25 18:4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里没有乱码哦。$5×(1+13\%)$不是应收账款,$5$是产品对外不含税售价,$13\%$是增值税税率,该式算出的是产品视同销售时的含税总价值。纳税调减是因为会计上按成本计营业外支出,税法认可含税收入,两者的差异就是调减金额;应纳税调增是因为无偿赠送产品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所以要全额调增含税收入。考虑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需结合税法规定,涉及视同销售完整价值对所得税的影响,所以要计算含税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这里没有乱码哦。$5×(1+13\%)$不是应收账款,$5$是产品对外不含税售价,$13\%$是增值税税率,该式算出的是产品视同销售时的含税总价值。纳税调减是因为会计上按成本计营业外支出,税法认可含税收入,两者的差异就是调减金额;应纳税调增是因为无偿赠送产品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所以要全额调增含税收入。考虑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时,需结合税法规定,涉及视同销售完整价值对所得税的影响,所以要计算含税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00:10:00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764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