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工业企业,生产书包,计件工资,设生产成本下级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5101的大类制造费用,而是生产成本的下级科目),其他,共4个二级科目(产品辅助核算),每月都有在制品,在制品呈现特征:数量大且每月不均衡,原材料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每月车间管理人员能估算出在制品完工程度(仅能估算出直接人工部分)请问老师:生产成本的4个二级科目,每月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中分配时,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结转方法吗?直接材料采用定额成本法,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他则采用约当产量法。如果不行老师针对这种企业有什么更好的分配方法吗?

84784990| 提问时间:2023 01/26 14:37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良老师1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计算机高级
首先,要说明的是,定额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商品的生产,因为这种生产模式符合生产数量如定、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另外,定额成本法还适用于产品特性相似的生产,且生产数量较少、成品较稳定的情况。但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由于生产数量较大、成品不稳定,因此无法使用定额成本法,而需要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成本。约当产量法的思想是将每个生产成本结转到其相应的产品中,以便有效地确定每类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此外,针对在制品的分配,可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成本加权平均法等。 拓展知识:克里斯-约束条件结转法(COSTA):这是一种有效的成本分配法,它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可以有效地结转成本,以反映出在制品的实际价值。
2023 01/26 14:51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