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该设备2024年所生产的产品当年对外销售60%,折旧的影响跟这个条件有什么关系啊?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5:1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生产用设备计提折旧会影响营业利润。设备折旧费用通常计入损益表中的成本或费用项目,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增加,其账面价值逐渐减少,每年分摊的折旧费用成为企业一项固定成本,直接减少企业税前利润,从而影响营业利润。设备折旧费用会先计入产品成本,当产品对外销售时,这部分折旧费用会随着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影响当期利润。在本题中,设备2024年所生产的产品当年对外销售60%,意味着有60%的折旧费用会随着已销售产品的成本结转到当期损益中,影响当年的营业利润;另外40%的折旧费用包含在未销售产品的存货成本里,暂时不影响当期利润,要等后续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时,才会影响相应期间的利润。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8
收藏 0
在销售会员卡的题目里,月度会员在月中转季度会员,季度会员在季度中转年度会员,升级前未到期的时间段怎么确认收入?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4:46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会员卡升级的情况下,对于升级前未到期的时间段,应将这部分已支付但尚未履行的服务期间确认为收入。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确认已履行部分的收入:在会员卡升级时,首先计算原会员卡中尚未履行的服务期间(即未到期的时间段),这部分应确认为当期收入剩余款项按新会员卡确认:升级后,客户支付的款项(包括补差价)作为新会员卡的预收款,按照新会员卡的服务期限分期确认收入。举例说明:假设客户原购买月度会员卡,剩余10天未到期,后升级为季度会员卡并补差价。升级时,应将原月度会员卡剩余10天的服务确认为当期收入,之后按季度会员卡的90天服务期分期确认剩余收入。这样处理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收入确认与实际履约进度相匹配。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3
收藏 0
如何计算本期应缴纳增值税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1:59
#实务#
先算简易计税应纳税额:80×3% = 2.4万元;再算一般计税(未抵减加计):120 - 107 - 10 = 3万元;加计抵减方面,本期可抵减11万元,实际抵减3万元,一般计税抵减后为0;最终本期应缴增值税为简易计税的2.4万元加一般计税抵减后的0,即2.4万元。
阅读 71
收藏 0
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展品不视同销售吗?我记得增值税和消费用于样品都是视同销售的啊,样品展品不一样吗?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1:5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甲企业新研制的低能耗全智能油电混合乘用车用于展品不视同销售,不用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虽然通常情况下应税消费品用于样品视同销售,但展品和样品有所不同。这里的展品最后会拉回去,并非损耗,不属于视同销售的情形。就像正常的生产环节,比如新研制的低能耗全智能油电混合乘用车用于测试的车辆,也不属于消费税视同销售的情形,不用缴纳消费税。所以,该展品不视同销售,无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1
收藏 0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下,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异在哪些情况不需要调整净利润?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1:0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和初始时点的差异无关,也不是内部交易产生的差异,则这不用进行此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7
收藏 0
老师,请教:长江公司持有黄河公司25%的股权,对黄河公司有重大影响。2019年6月21日,黄河公司将账面价值450万元的商品以850万元出售给长江公司,长江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这种情况属于逆流交易,只需要调整黄河公司虚增利润(850-450)*25%的部分,长江公司拿到商品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跟黄河公司的净利润没有关系,对吗?答案调整了长江公司折旧部分,我不明白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0:5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种理解不太对。虽然这是逆流交易,需要调整黄河公司虚增利润(850-450)×25%这部分,但长江公司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和黄河公司净利润有关系的。在逆流交易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会影响黄河公司净利润的计算。一开始,黄河公司确认了(850-450)的利润,但这个利润对于整个合并主体来说是虚增的,因为商品只是在内部流转。随着长江公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当于这部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逐步实现。折旧部分会减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所以在计算黄河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时,需要考虑长江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比如,折旧会使得原本虚增的利润逐步实现,从而影响黄河公司净利润的调整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3
收藏 0
税法二,房产税折算月份问题,为什么关于第一段原值300这部分,它不是应该交付使用之次月开始计征,然后4月改造,那应该只有2个月,怎么答案是按照3个月计征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0:4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背景信息,购置新建房产是从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题中1月购置新建厂房一间,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300万元,当月交付使用,那么应从2月开始计征房产税。虽然4月对厂房进行排水改造,但改造并不影响房产税的计征起始时间和月份计算。从2月到4月改造完成,总共是3个月,所以答案按照3个月计征房产税是正确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1
收藏 0
某企业21年及22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分别为2.5和3,21年的边际贡献总额为75万元,若22年的销量增长15%,则22年的息税前利润为多少?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5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22年的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解释:1.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22年销量增长15%,经营杠杆系数为3,因此息税前利润增长率=15%×3=45%。3.21年边际贡献总额为75万元,经营杠杆系数为2.5,根据公式: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可得21年息税前利润=75/2.5=30万元。4.22年息税前利润=30万元×(1+45%)=30×1.45=43.5万元。因此,22年的息税前利润为43.5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6
收藏 0
出租人经营租赁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什么资本化呢?设备已经建造完成了,后续支出不应该都费用化吗?这里不能理解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38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出租人经营租赁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之所以资本化,是因为这些费用是直接与租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相关联的必要支出,而不是日常运营费用。虽然设备已经建造完成,但租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仍然需要投入资源,比如法律费用、佣金、评估费用等,这些费用是为了获取租赁合同而发生的,因此应视为与租赁业务直接相关。将这些费用资本化并分期摊销,可以更合理地匹配费用与收益。因为租赁合同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分阶段实现的,将费用分摊到租赁期内,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也避免了在合同签订当期一次性确认大额费用,影响当期利润。总结来说,初始直接费用是为获取租赁合同而发生的必要支出,资本化并分期摊销,能更准确地反映租赁业务的经济实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7
收藏 0
这个是真的吗
郭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30
#税务#
假的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具有唯一性,不存在“二次退税”操作空间
阅读 258
收藏 0
每个月最后一天的收入怎么记,一般都是下个月初记,报税怎么报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11
#实务#
您好,,你做账下个月做没事,但你要先报税,按你的开票收入来申报因为你下个月做的也是上月的账
阅读 192
收藏 0
老师我问下,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出中的资本金,是指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自有的资金吗?
钟存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08
#实务#
您具体咨询的是哪一个行次呢 现金流项目的完整名称可以拍个照吗?
阅读 25
收藏 0
这个是考什么呢,不是很理解
苏晓燕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9:06
#实务#
您好这个知识点主要是强调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亏损计入预计负债
阅读 23
收藏 0
个人所得税捐赠计算的基数是什么举个例子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08:0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个人所得税中捐赠扣除的基数是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之后的收入部分。举个例子:假设某人月收入为10000元,五险一金扣除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扣除2000元,那么其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如果他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向公益事业捐赠了2000元,那么他可以在当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元的30%范围内扣除,即最多扣除1800元。超出部分不能在当月扣除,但可能在汇算清缴时处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4
收藏 0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应纳税所得额,按20%缴纳企业所得税,是只交5%的部分吗
小锁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2:58
#实务#
您好,是按照5%的这个缴纳的哈
阅读 461
收藏 2
进项税额转出了之后,还要在借方转出去吗
苏晓燕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2:41
#实务#
您好,进项税转出后不需要在借方再转出了
阅读 135
收藏 1
老师,这道题第四个业务中,项目竣工后利息支出60万为什么还要记入土增的开发费用中呢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2:0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开发费用的扣除需根据利息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及是否与清算部分的销售比例相关来判断。项目竣工后发生的60万元利息支出,虽然不再计入开发成本,但属于为开发F项目所发生的贷款利息,且已取得金融机构贷款证明。根据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配比原则”,如果利息支出是整个项目的利息,那么在计算可扣除的开发费用时,需按销售比例进行扣除。因此,这60万元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属于开发费用的一部分,在清算时需按销售比例计入扣除项目中。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89
收藏 0
请问老师:长投成本法转换成权益法,以前年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记入当年投资成本的现金股利,也要追溯调整吗?如果调整,贷记长投,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然后转入利润分配吗?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1:40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于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需要做追溯调整。此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是为了冲减原成本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是为了反映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变动的份额;而应收股利已经在宣告时做了处理(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所以追溯调整时不涉及应收股利。调整分录如下:```借:利润分配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9
收藏 0
涉税实务中大题里要求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我理解是0.00万元格式,参考答案是0.00元格式,按哪个格式是规范的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1:0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应按题目的要求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即“0.00万元”格式。如果题目明确要求以万元为单位,那么计算结果应以万元为单位进行呈现,例如123456元应写成12.35万元。这样做不仅符合题目的要求,也能避免因单位不统一导致的计算错误或理解偏差。若参考答案是“0.00元”格式,可能是题目或答案存在疏漏,建议以题目明确要求为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3
收藏 0
税一550题第500题第2小题求大气污染物环境保护税为多少。解析没理解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21:0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不理解为什么×50%和×75%吗? 氮氧化物的浓度值为当地标准的45%,低于了规定标准的55%,即低于规定标准的50%,因此氮氧化物的环境保护税减按50%征收。 二氧化硫的浓度值为当地标准的55%,低于了规定标准的45%,即低于规定标准的30%,因此二氧化硫的环境保护税减按75%征收。 这里类似温度计,零下55度低于零下50度,零下45度低于零下30度,没有低于零下50度。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7
收藏 0
境内外综合所得公式和A国综合所得个税抵免限额公式的含义可以解释一下吗?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0/04 19:42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这两个公式分别用于计算张某2024年度境内外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和A国综合所得的抵免限额。以下是具体解释:1.张某2024年度境内外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7000×12+40000×(1-20\%)+50000×(1-20\%)×70\%+40000×(1-20\%)-5000×12-1000×12-10000]×10\%-2520=6880$$-7000×12:张某每月工资7000元,全年工资收入。-40000×(1-20%):张某的独立董事费40000元,扣除20%费用后为32000元。-50000×(1-20\%)×70\%:张某的稿酬收入50000元,扣除20%费用后为40000元,再按稿酬的7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为28000元。-40000×(1-20\%):张某的A国特许权使用费收入40000元,扣除20%费用后为32000元。-5000×12:全年免征额60000元。-1000×12:张某的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月,全年12000元。-10000:张某向红十字会的捐赠支出10000元。-×10%-2520: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张某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10%的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2520元A国综合所得个税抵免限额的计算公式$$6880×40000×(1-20\%)÷[7000×12+40000×(1-20\%)+50000×(1-20\%)×70\%+40000×(1-20\%)]=1250.91$$-6880:张某2024年度境内外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40000×(1-20\%):张某在A国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40000元,扣除20%费用后为32000元。-÷[7000×12+40000×(1-20\%)+50000×(1-20\%)×70\%+40000×(1-20\%)]:张某境内外综合所得的总收入额。-1250.91:张某在A国的综合所得抵免限额。总结:-第一个公式计算的是张某2024年度境内外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第二个公式计算的是张某在A国的综合所得抵免限额,即张某在A国缴纳的税款中,可以在中国抵免的部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1
收藏 0
如何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0:39
#会计实务#
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利息计算周期:确定利息的计算周期,例如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或每月。 2. 利息金额: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本金金额。 3. 利息期限: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期限,例如一年、两年或更长。 4. 利息计算公式: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 = 本金金额 × 利率 × 利息期限。 5. 利率计算方法: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将已知的利息金额、本金金额和利息期限代入,解出利率。 例如,假设有一个定期存款,本金金额为10,000美元,存款期限为一年,利息金额为500美元。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计算过程: 利息金额 = 10,000 × 利率 × 1 500 = 10,000 × 利率 利率 = 500 / 10,000 利率 = 0.05 或 5% 因此,该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
阅读 9706
收藏 41
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8:25
#会计实务#
在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利率的选择:房贷利率通常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利率类型。 2. 利息的计算方式:房贷利息计算可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占比逐渐减少;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本金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金额逐渐减少。 3. 利息的计算周期:房贷利息的计算周期可以是按月、按季度或按年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合同约定来确定计算周期。 4. 提前还款的影响:如果提前还款房贷,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并计算出提前还款后的新利息。 5. 利息的税务处理:房贷利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 6. 利息的确认和核算:在会计记录中,房贷利息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以上是房贷利息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建议在进行房贷利息计算时,咨询专业人士或银行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阅读 7194
收藏 30
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12
#会计实务#
办公差旅费是指企业员工因公务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核算办公差旅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定: 1. 财务会计准则: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会计准则》等。根据准则的规定,应当将办公差旅费列入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 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办公差旅费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审批流程、报销凭证要求等。员工在发生差旅费用时,需按照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报销材料,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3. 费用核算:企业应设立差旅费用科目,将发生的差旅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核算。核算时应将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分别列入相应的科目,以便准确反映差旅费用的构成和支出情况。 4. 报销凭证:企业应要求员工提供相关的报销凭证,如发票、票据等,作为差旅费用的核算依据。报销凭证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如费用发生日期、费用明细、费用金额等,以便核实和审计。 5. 记账处理:企业应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差旅费用进行记账处理。记账时应将差旅费用分摊到相应的费用科目,并及时进行核算和登记。 总之,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差旅费用的准确核算和合规性。
阅读 1155
收藏 0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01
#会计实务#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以下要求: 1. 诚实守信:会计师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不得伪造、篡改、隐匿财务记录。 2. 保守秘密:会计师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和财务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和财务信息。 3. 独立公正: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态度,不受他人的影响或压力,客观公正地执行工作,不得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 4. 尽职尽责:会计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5. 持续学习:会计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步伐同步。 6. 遵守法律法规:会计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得为客户提供违法违规的建议或服务。 7. 保护公众利益:会计师应当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8. 维护职业声誉:会计师应当维护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损害会计职业声誉的行为。 以上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的主要要求,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道德和职业规范。
阅读 867
收藏 4
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是如何影响所有者权益的?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6:27
#会计实务#
会计扩展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会计扩展等式中,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收入和费用是会计记录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如下: 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为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资产,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用于获取或维持收入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因为费用的发生会减少资产,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综上所述,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都会对资产产生影响,而资产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对所有者权益有直接的影响。
阅读 942
收藏 4
会计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4:16
#会计实务#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均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一年。年数总和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到每个年度,根据每个年度的使用寿命比例进行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预设的折旧率进行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逐年减少。 2. 使用寿命:会计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这通常是根据经验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使用寿命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计算。 3. 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会计需要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通常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或预计的剩余价值来确定。 4. 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残值后的金额。折旧费用是根据折旧基数来计算的。 综上所述,会计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基数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选择的折旧方法来确定。
阅读 828
收藏 3
什么是SWOT分析,它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8
#会计实务#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代表着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 在会计实务中,SWOT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下是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优势(Strength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的财务优势,例如良好的现金流、高利润率、稳定的客户群等。这些优势可以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劣势(Weaknesses):SWOT分析可以揭示组织的财务劣势,例如高成本结构、低利润率、过高的债务负担等。通过识别劣势,会计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盈利能力。 3. 机会(Opportunitie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发现组织所面临的财务机会,例如市场增长、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会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来制定财务策略,实现组织的增长和发展。 4. 威胁(Threat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威胁,例如竞争加剧、法规变化、经济衰退等。通过了解威胁,会计师可以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保护组织的财务利益。 综上所述,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评估组织的财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帮助会计师制定财务策略和管理风险。
阅读 932
收藏 4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7
#会计实务#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电报开证(Telegraphic Transferable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报或电传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2. 信用证开证通知书(Letter of Credit Opening Advice):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信函或电报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3. 电子开证(Electronic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子方式向受益人发出信用证的开立通知。 4. 书面开证(Documentary Credit):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书面信函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5. 银行保函开证(Bank Guarantees):开证行通过银行保函的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这些开证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阅读 797
收藏 3
固定资产固定折旧年限后,是否可以继续计提折旧?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34
#会计实务#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的。一般情况下,当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因为折旧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一旦折旧年限到期,固定资产的成本已经完全分摊完毕,不再需要继续计提折旧。 然而,有些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会超过预计的折旧年限,这时可以考虑继续计提折旧。例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因为技术进步或者维修保养的良好而延长,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并继续计提折旧。 总之,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但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阅读 959
收藏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0
下一页
搜索专区
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搜索一下试试?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
免费专区
财税问答
免费试听
免费题库
免费直播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