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90 苹果版本:8.7.9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串讲:劳动力需求理论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3/10/28 14:50:58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备考交流群

速来寻找学习搭子

备考交流群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来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的相关重点,正保会计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了整理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劳动力需求理论

  一、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

  企业也就是劳动力需求者的总体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增加雇佣一个员工是否有利可图,取决于增加的收益是否大于增加的成本。

  1.边际实物产出(MPL)。简称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投入而增加的实物产出数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量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它同时也是最古老、最著名的经济思想之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题。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基本思想是:如果把一种生产要素逐渐越来越多地增加到数量固定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上去,那么不断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下降,甚至会变为零。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加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它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的规律。

  (二)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1.劳动力边际产出收益(MRPL)

  反映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收益增量。与边际产出量MPL的联系是,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即前者是后者的货币转化形式。MRPL=MPL×P(P为单位产品价格)。

  2.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由于实物生产率的边际收益递减必定造成收入生产率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它的形状也同样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它的高度取决于决定边际产出量的所有要素(资本、数量、工人的技术和动机)以及产品的价格。如果单位产品的价格较高,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会成比例地向上移动。

  3.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只要条件在MRPL>W时必然会增雇工人,一直增雇到最后雇用的一个工人的MRPL=W时为止。也就是说,无论工资率如何,利润最大化的雇用水平都是由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上MRPL=W那一点决定的。这显示了两个重要情况:

  第一,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第二,工资率与企业愿意雇用的人数,即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因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应是下倾的,即斜率为负,这就是说,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

  二、长期劳动力需求

  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更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1.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又称产出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首先直接作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然后再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原理:工资率上升 → 成本上升 → 缩减生产规模 → 劳动力需求下降

  2.替代效应

  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工资率上升时,企业势必会更多地依赖资本来进行生产,而更少地使用劳动力,向“资本密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原理:工资率上升 → 增加资本需求,减少劳动力需求

  工资率下降 → 增加劳动力需求,减少资本需求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即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所以,工资率变动对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两种效应所引起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因此也只能是向右下倾斜的,其斜率为负。

  三、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

  (一)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η),即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W)变化1%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的需求量(L)发生变化的百分比。公式为:

  η=劳动力需求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

  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

  (1)需求富有弹性。|η|>1,此时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

  (2)需求缺乏弹性。|η|<1,此时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小于1%。亦即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慢于工资率上升的速度,工资总量就会上升,反之,工资率下降,工资总量将下降。

  (3)需求单位弹性。|η|=1时,此时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工资率上升1%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同样为1%。亦即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以同样速度下降。

  由此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则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超过工资率上升的速度,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工资率×劳动力需求总水平或就业总量)就会下降。反之,工资率下降,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将上升。

  第二,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则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慢于工资率上升的速度,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工资率×劳动力需求总水平或就业总量)就会上升。反之,工资率下降,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将下降。

  第三,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的,则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就会与工资率上升速度相等。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工资率×劳动力需求总水平或就业总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反之亦然。

  (二)派生需求定理

  1.派生需求定理的内容

  劳动力需求的另一个特征是派生需求,不是原发性需求。因为企业对劳动力数量不是凭空决定的,而是由市场规模、产品数量、生产规模统一决定的。根据“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又称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被归纳为四条:

  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指产品价格变动1%所引起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幅度就越大。产品需求弹性越大,生产此种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越大。

  ②要素替代的难易度。这里的要素指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生产要素(资本、物资、技术等)。若其他条件相同,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替代越容易,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就越高。

  ③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指某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1%所导致的此类生产要素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也越大。

  ④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包括资本、劳动、技术、物资成本在内)的比重也是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高。

  2.派生需求定理的作用:

  ① 有助于理解为什么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

  ② 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工会有关的一些现象。

  (三)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是指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1%所引起的另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如果两种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是正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说明两者是总替代关系。

  2.如果两种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是负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减少,说明两者是总互补关系。

  两种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是总替代还是总互补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中哪一个对另外一种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更大。

  【例题·多选题】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 )。

  A.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B.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率

  C.要素替代的难易度

  D.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E.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四个因素。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恭喜你!获得专属大额券!

套餐D大额券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