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4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精讲:面试法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4/03/10 11:21:02 字体: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备考开始啦,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三、面试法

  面试是企业最常用的测试手段。

  (一)面试的特点

  与传统的笔试相比,面试有如下特点:

  1.直观性

  2.全面性

  3.目标性

  4.主观性(面试最大的缺陷)

  (二)面试工作流程

  1.面试前的准备

  2.面试的初始阶段(3~4分钟):开始前,面试者要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面谈气氛,使面谈双方建立起一种信任、亲密的关系,解除应试者的紧张和顾虑。

  3.面试的深入阶段:主要围绕考核目的,对应聘者的情况进行实际性探察。发问与聆听是成功的关键。提问尽量采用开放性的题目,问题内容尽量与应聘者的过去行为有关,尽量让应聘者用言行来回答,避免引导性的提问和带有提问者本人倾向的问题。

  4.结束面试: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三)面试的种类

  面试大致被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

  是根据特定职位的素质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方式,对应聘者的胜任素质进行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优点:可靠性和准确性比较高;主持人易于控制局面;面试通常从相同的问题开始。

  ◆缺点:灵活性不够。

  适用于应聘者较多且来自不同单位以及校园招聘中。

  在结构化面试中,有两种比较有效的形式:

  1)行为事件面谈法:通过收集、评价候选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信息,从而预测其将来的行为。典型的问题:谈谈过去一年中你成交的最大一次销售。

  优势:客观性、针对性、准确性、真实性。

  2)情景面试:面试者围绕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情景提出问题。

  最大优点:能创拟动态的和可供相互比较的情景来揭示人的心理特征,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客观、真实。

  例如:如果你是超市中的一名导购,你看到一位男性顾客在你负责的区域中足足呆了15分钟,他看上去困惑和沮丧,你会怎么做?

  2.半结构化面试

  只对重要问题提前作出准备并记录在标准化的表格中。要求面试者制定一些计划,但是在允许提出什么问题及如何提问方面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非结构化的面试

  一种漫谈式的面试。

  ◆优点:面试者会提出探索性的无限制的问题,鼓励

  求职者多谈;面试没有应遵循的特别形式,谈话可向各方

  向展开;可以根据求职者的最后陈述进行追踪提问。

  ◆缺点:比较耗费时间;对面试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

  适用于中高级管理人员。

  (四)面试常见偏差及解决的办法

  1.主要面试的偏差

  (1)最初印象倾向,也称为第一印象或首因效应。即面试者根据开始几分钟对应聘者所获得的感觉,或仅仅根据应聘者的测验分数、个人简历对面试结果做出判断。

  (2)负面印象加重倾向。在面谈开始之前获得的有关应聘者的负面信息更容易引导招聘者提前得出结论。

  (3)缺乏职位的相关知识。面试者因缺乏职位相关信息,而将被试者与不正确的框框相匹配,导致错误的决策。

  (4)招聘的急迫程度。招聘的急迫程度对招聘面谈的质量存在重要影响。当任务的完成非常急迫时,对被招聘者的评价比较高。

  (5)应聘者顺序。由于应聘者入聘的排列顺序不同,对招聘者的判断可能造成错误的影响。

  (6)对比效应。面试者相对于前一位应聘者的表现来评价目前正在接受面试的申请者的倾向。

  (7)非语言行为。应聘者的着装、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都有可能影响考官的判断。

  2.严格控制面试程序

  (1)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要求。

  (2)严格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设计面试中的问题。

  (3)编制包括一系列评价标准的评价表格。

  (4)面试过程中要注意从应聘者的非言语行为中获取信息。

  (5)面试者需要经过训练,能够客观地评价应聘者的反应。

  【例题·单选题】(2012)面试考官在面谈真正开始之前即根据应聘者的外貌特征作出取舍决定,这种常见的面试偏差属于( )。

  A.应聘者顺序偏差

  B.对比效应

  C.负面印象加重倾向

  D.首因效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面试偏差。最初印象倾向,也称为第一印象倾向或首因效应。即面试者根据开始几分钟对应聘者所获得的感觉,或仅仅根据应聘者的测验分数、个人简历对面试结果做出判断。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