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考后回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共3道,第一道20分,第二道25分,第三道25分) (一) 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在讨论干部选拔问题,总经理指出:目前公司出现中层管理岗位空缺时,都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从内部选拔员工进行填补,这样的做法虽然增强了员工为获得晋升而努力工作的动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晋升机制未能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一是晋升决策依据不可靠,有些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中经常打人情分,考核结果并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表现;二是有些员工很优秀,却对提职不感兴趣,认为做管理工作付出更多,但薪酬却增长不了多少,还不如当个普通员工舒服;三是有些部门员工的能力差距很大,大家都能猜到谁会得到提拔,实际上达不到广泛的激励效果。 【参考答案】 (1)参与晋升竞赛者获得晋升要凭实力和绩效,而不是运气。如果候选人认为尽管自己能力非常强,也会非常努力地工作,但最终得到晋升的却有可能是能力和业绩较差的其他人,则这位员工可能一开始就不愿意参赛,或者尽管参赛,但不愿意付出全部努力。这种运气因素通常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①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业绩好坏并非完全与个人努力有关,很多外部因素或偶然事件都有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业绩;②对候选人的能力和绩效进行衡量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即使一位候选人确实绩效较好,但因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甚至评价者方面的原因形成的评价误差,同样会对候选人在晋升竞赛中的努力程度造成不利的影响。案例中有些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中经常打人情分,考核结果并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表现,这会打击员工参与晋升竞赛的积极性。 (2)参与晋升竞赛者的当前职位和上一级职位之间应保持合理的工资差距,工资差距太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参与者的努力动机。案例中某些优秀员工对提职不感兴趣,认为做管理工作付出更多,但薪酬却增长不了多少,就是因为晋升前后的薪酬差距小,没有吸引力。 (3)要想让晋升竞赛激发候选人的最大努力,必须使参赛候选人在知识、能力或经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即没人能非常有把握地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晋升,也没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获得晋升的希望。案例中的某些部门员工能力差距很大,大家都能猜到谁会得到提拔,部门内员工之间能力没有可比性,这种晋升竞赛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2.为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该公司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政策紧密挂钩; (2)科学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明确评价标准,选择适合评价方法; (3)增加评价主体,拓展绩效评价的信息来源,如具备相应的管理基础,建议采用360°反馈; (4)警惕绩效评价中存在的评价者误区,如部门经理在考核中打人情分所导致的过宽误差; (5)预防和减少绩效评价误差,解决评价者的动机、实施评价者培训,建立绩效评价的申诉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