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4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第三篇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4/03/21 15:43:17 字体:

    2014注册税务师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参加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的学员巩固知识,提高备考效果,正保会计网校整理了注册税务师考试相关练习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三篇第一章 刑法基本理论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而不是禁止一切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D项表述太过绝对。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追诉时效及骗取出口退税罪的量刑。骗取出口退税的,骗取的数额在5万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诉讼时效中的“以上”、“以下”都是包括本数的,根据《刑法》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所以应适用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0年的规定。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犯罪动机是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单位犯罪。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刑法分则中没有特别规定的,即使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也不是单位犯罪。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以及死刑的适用。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才是已满18周岁。本题中,甲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包括不得判处死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法定从宽情节。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观方面。根据题中条件,甲为摆脱乙,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重伤,甲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其并不具有杀人的直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是: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故A项错误;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则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主体。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是: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而犯罪对象除非《刑法》有特别规定,一般不决定犯罪性质,故B项正确;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并非都有犯罪对象,故C项错误;所有犯罪都侵害犯罪客体,但并非都必然损害犯罪对象,故D项错误。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中止犯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C项是正确的。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涉税犯罪和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需满足虚开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指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

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犯罪集团的概念。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如果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则一个行为既构成了抗税罪,又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属于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行为特征。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罪数的种类。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法基本原则中的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又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指根据罪行危害性的大小决定处刑的轻重。在确定刑罚轻重时,不仅应当考察犯罪行为造成的客观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应当分析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在综合考虑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基础上,确定与罪行轻重和刑事责任程度相适应的刑罚。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1)刑罚的轻重与罪行相适应的主要体现:犯罪结果的大小、轻重影响到刑罚的轻重,如预备犯、未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犯罪的数量、金额的多少影响刑罚的轻重等等。(2)刑罚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对未成年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坦白、自首立功的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的从宽处理;对中止犯的宽大处理;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故意犯罪轻,对累犯从重处罚等等。本题中,选项A是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体现;选项D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2、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理解。对于新中国成立后,1997年新《刑法》施行前的行为,(1)旧法和新法都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如果新法处罚较轻的适用新法。(2)旧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新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3)旧法认为是犯罪,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已经作出判决的,不受该原则的影响。

3、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解。《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BDE不符合题干要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应选A、C。

4、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单位犯罪主体及涉税犯罪。除了抗税罪的主体不能是单位以外,其他几种犯罪的主体都可以是单位。故正确答案是ACDE。

5、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观方面。

6、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故BDE项正确。

7、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此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

8、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两种情况。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在犯罪预备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发生在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行为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本题中,选项ADE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因为这两项都是危害结果发生之后,这个阶段不能发生犯罪中止。

9、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故ACDE项正确。 

查看试题>>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