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管辖权(Residence-based taxation)是指一个国家根据纳税人的住所或居留权来确定其纳税义务的税法原则。在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只要纳税人在该国被视为居民(通常基于居住时间或拥有住所),无论其收入来源何处,都要就其全球收入向该国纳税。
居民管辖权通常基于以下标准之一来确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
1. 居住时间:许多国家规定,如果在某一年度内居住达到一定天数(例如183天),个人就被视为居民。
2. 住所:如果个人在某个国家拥有住所,无论其居住时间多长,都可能被视为居民。
3. 居留权:如果个人在某个国家拥有居留权或永久居留签证,即使他们实际居住的时间较少,也可能被视为居民。
居民管辖权与来源地管辖权(Source-based taxation)相对,后者是指仅对来自该国境内的收入征税。在双边税收协定中,通常会通过居民测试(Residence test)来确定哪个国家对某位纳税人有征税权,以避免双重征税。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管辖权的具体定义和实施细节会因各个国家的税法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国家可能是纯粹的居民管辖权国家,只对居民征收全球收入税;而其他国家可能是混合型的,即同时对居民和非居民的某些收入类型征收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