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成本法下,“商品进销差价”是一个用来核算和反映企业在存货采购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的会计科目。这个科目通常用于零售业、批发业等涉及存货销售的企业。
具体来说,当企业按照计划成本(即预计成本)购入存货,并在销售时按照售价(即预计售价)出售时,就会产生进销差价。计划成本法下,企业首先按照预计成本(计划成本)对存货进行核算,然后在实际销售时,将实际售价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例如,如果企业以100元的计划成本购入一件商品,并在销售时以120元的价格出售,那么就会产生20元的进销差价(120元售价 - 100元计划成本)。这个差价会被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会计实务中,“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使用可能因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下,零售企业通常会使用这个科目,而在美国的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