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法中,其他减免税是指除了法定减免之外,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或环境保护等。具体来说,其他减免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产业扶持型减免:为鼓励某些产业发展,政府会对相关行业实施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区域发展型减免: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对特定地区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例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于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3.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型减免:为推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国家会对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环保改造等活动提供税收支持。如对生产销售或进口符合规定标准的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
4. 社会公益事业型减免: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国家对捐赠给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或非营利组织的款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按规定扣除。
5.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扶持型减免:为了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促进其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于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等措施。
以上就是其他减免税的主要类型及其具体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政策调整,具体的减免项目可能会有所变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