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毛益法是一种在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成本与销量之间的关系,并帮助确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以及定价策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要利用贡献毛益法求解盈亏平衡点,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 贡献毛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每单位产品或服务销售后,能够为公司固定成本的支付和利润创造做出多少贡献。
2. 固定成本:指那些不会随着生产量变化而改变的成本,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3. 变动成本:与产量直接相关的成本,比如原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这些成本会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成比例地增加或减少。
求解盈亏平衡点的步骤如下:
1. 计算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这可以通过从每个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减去相应的变动成本来得出。
2. 确定总的固定成本,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必须支付的成本总额。
3. 使用公式计算盈亏平衡点的销量:盈亏平衡点(数量)= 总固定成本 / 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每件产品的售价为100元,变动成本为60元,则每个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是40元。假设该公司的年度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盈亏平衡点销量就是5,000件(即 200,000 / 40 = 5,000)。
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至少卖出5,000件产品才能覆盖所有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达到不赔不赚的状态。超过这个数量后,每多销售一件产品都会为公司带来额外的利润。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生产和营销策略,以实现盈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