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成本法下,企业为了简化日常核算工作,通常会预先设定材料等存货的计划成本。这个计划成本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情况估算出来的平均成本,并不是实际采购时的成本价格。使用计划成本法可以减少每次交易都需要计算实际成本的工作量,提高会计处理效率。
当涉及到原材料科目时,在采用计划成本法的情况下,企业会设置“原材料”账户来记录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同时还会设立一个辅助账户即“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来反映由于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导致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采购入库:当企业购入原材料时,按照发票上的金额确认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的减少,并按事先确定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实际支付的价格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则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2. 领用出库:生产领用或者销售发出原材料时,根据领料单上注明的数量乘以该种材料的计划单价计算得出应转销的成本,并从“原材料”科目中贷记出去。同时,需要将这部分材料相应的成本差异也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转到相关费用或成本项目。
3. 月末处理:每月末需要对当月发生的全部材料成本差异进行汇总分析,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确保最终计算出的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能够真实反映其实际价值。
通过上述方法,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及时了解库存原材料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同时也便于月末准确地调整材料成本差异,使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