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它会随着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而逐年发生变化,具体变化方式如下:
首先,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企业将根据其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来确定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按期(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度)计入当期费用中。这会导致累计折旧科目金额逐渐增加。
其次,随着累计折旧数额的增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会相应减少。例如,如果某项设备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5年后残值为2万元,则每年需计提的折旧额为(10-2)/ 5 = 1.6万元。那么,在第一年末时,该设备的累计折旧将增加至1.6万元,账面净值则下降到8.4万元;第二年末时,累计折旧达到3.2万元,账面净值降至6.8万元……以此类推。
此外,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当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良或扩建等资本性支出时,这些费用会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并在后续期间继续计提折旧;而如果发生了减值损失,则需要调整其账面价值,导致净值降低。
总之,在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的过程,直到接近于预计残值为止。但实际操作中也可能出现上述提到的各种特殊情况,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