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0年《财务管理》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考点总结)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0/03/19 13:58:25 字体:

  根据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大纲《财务管理》“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基本要求:1.掌握销售预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管理;2.掌握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及作业成本管理;3.熟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购;4.了解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内容。对本章考点具体归纳如下,大家可以参考:

  一、收益与分配概述

  企业的收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狭义的分配——仅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1、收益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2、收益与分配的管理内容

  (1)收入管理(销售预测与定价)

  (2)成本费用管理

  (3)利润分配管理

  二、收入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1、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2、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趋势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

  (二)销售定价管理

  1、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价值因素、成本因素、市场供求因素、竞争因素、政策法规因素

  2、产品定价方法:包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3、价格运用策略有折让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组合定价策略、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三、成本费用管理

   

  (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

  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又称成本管理责任制,它是在企业总部的集中领导下,按照费用发生的情况,将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并分别下达到有关部门、车间和班组,以便明确责任,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

  (二)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2、混合成本分解法有

  1.高低点法

  

  固定成本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固定成本a=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2.回归分析法

  3.账户分析法

  4.技术测定法

  5.合同确认法

  (三)标准成本管理

  1、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

  2、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3、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

  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

  (四)、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采用多重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技术变革上。随着成本计算方法的完善,它也开始兼顾对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分析,以及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并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应用到战略管理中,从而形成了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

  

含义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进行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并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
特点1.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样
2.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五)、责任成本管理

  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

  1、成本中心是指发生并有权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

  2、利润中心,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

  3、投资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

  4、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

  四、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

  1、股利分配理论

  (1)股利无关论

  (2)股利相关论:“手中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所得税差异理论;代理理论

  2、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2)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二)、利润分配的制约因素

  (1)法律因素

  (2)公司因素

  (3)股东因素

  (4)债务契约与通货膨胀

  (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股利支付形式: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

  股利支付程序: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发放日

  (四)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

  

内容股票股利  股票分割
不同点(1)面值不变
(2)股东权益结构改变
(3)属于股利支付方式
(1)面值变小
(2)股东权益结构不变
(3)不属于股利支付方式
相同点(1)普通股股数增加(股票分割增加更多)
(2)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降(股票分割下降更多)
(3)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4)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不变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股票回购的动机:

  1.现金股利的替代。

  2.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

  3.传递公司信息(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认为股票回购意味着公司认为其股票价值被低估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4.基于控制权的考虑。

[上一页]   [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源自正保会计网校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