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某公司于2015年6月收购另一公司100%股权,形成商誉人民币115,268.28万元。2018年度终了时,评估商誉所涉及的资产组的可收回价值,资产组账面价值23,308.93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值26,986.37万元,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111,590.84万元。 老师咨询一下公司商誉的问题,收购一家公司是按市场公允价吧,后来年末价值评估,也是市场公允价吧,虽然时隔两三年,市场环境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应该价值变化不大啊,为何收购时确认10多亿的商誉,后面计提一个资产减值损失就是10多亿呢?收购评估和减值测试评估,真的就减值缩水了那么多吗?资产组账面价值23,308.93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值26,986.37万元,也就是说市场卖家大概就是26,986.37万元,为何当初收购的时候会有10多亿那么大的溢价计入商誉啊?股东的钱就那么简单粗暴的花销啊?

13881517104| 提问时间:04/21 15:35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郭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兼顾颜值和才华的学霸级答疑老师,高级会计师,数十年考培辅导经验,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轻松攻克各种疑难问题。
已解答1550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商誉是在企业合并时,购买方支付的对价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收购时确认的大额商誉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收益、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的认可。而计提减值准备是因为后续评估认为这些未来收益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下降了,不再支持当初的高溢价。即使市场环境没有明显变化,企业自身的业绩或行业前景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这种评估结果。因此,虽然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采用收益法评估值接近,但商誉的大幅减值反映了对未来盈利能力预期的下调。
祝您学习愉快!
04/21 15:35
13881517104
04/21 15:52
那当时收购的时候采用的什么方法?当时会有那么大的预期,而且是双方认可的,也是市场认可的,现在一下就减值10多亿。这种大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应该是极少的吧,就像赌石一样,可能切开是块废料。 我想问有没有可能是转移上市公司财富,坑股东的钱,上市公司来买单,上市公司是利益输送着,交易对方有可能是利益接受者
郭老师
04/21 15:52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收购时采用的是收益法评估。大额商誉的形成是因为对被收购公司未来收益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的高度认可。现在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损失,确实反映了企业业绩或行业前景的变化导致对未来盈利能力预期下调。至于是否涉及利益输送,这需要进一步调查交易双方的关系及交易背景,单凭现有信息无法断定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
祝您学习愉快!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最新回答

      查看更多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