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所属期2025年第一季度开具专用发票0.5万元,未开具其它发票。核定季度销售额14万元,问题:所属期2025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是14万元,还是14加上0.5即14.5万元?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如果除了开票收入,没有未开具发票收入,则第一度的收入为0.5万元,是开票的收入,核定的收入是税务局给企业核定应该征税的底线收入,不加入到经营收入中。
祝您学习愉快!
04/27 14:11

丢了玉兔的嫦娥 

04/27 14:34
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增值税是按照孰高原则(核定销售额和开票销售额)确定收入的,那么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收入应该和增值税相等才对啊?

赵老师 

04/27 14:34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收入并不一定与增值税的申报收入相等。在给定的例子中,实际经营收入为0.5万元,而税务局核定的销售额14万元是征税的底线标准,并不计入实际经营收入中。因此,两者的计算基础不同,可能会出现差异。
祝您学习愉快!
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收入并不一定与增值税的申报收入相等。在给定的例子中,实际经营收入为0.5万元,而税务局核定的销售额14万元是征税的底线标准,并不计入实际经营收入中。因此,两者的计算基础不同,可能会出现差异。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4/27 20:07
本例子,问题:1.实际申报时,会产生两条增值税申报,一条记录的销售额是核定销售额14万元,一条记录是专用票销售额0.5万元,然后增值税合计销售额就是14.5万元,然后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系统自动填报收入14.5万元。2.如果票据销售额大于核定销售额,比如票据销售额是17万元,申报增值税后,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的收入,系统自动填报的是票据销售额17万元,为什么会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赵老师 

04/27 20:0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实际申报时,虽然会产生两条增值税申报记录,但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应基于实际经营收入申报,即0.5万元。系统自动填报的14.5万元是错误的。
2.如果票据销售额大于核定销售额,比如17万元,在申报增值税后,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的收入应该是实际的票据销售额17万元,因为这是实际发生的经营收入。
祝您学习愉快!
1.实际申报时,虽然会产生两条增值税申报记录,但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应基于实际经营收入申报,即0.5万元。系统自动填报的14.5万元是错误的。
2.如果票据销售额大于核定销售额,比如17万元,在申报增值税后,申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的收入应该是实际的票据销售额17万元,因为这是实际发生的经营收入。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4/28 07:45
实际申报时,会产生两条增值税申报,一条记录的销售额是核定销售额14万元,一条记录是专用票销售额0.5万元,然后增值税合计销售额就是14.5万。但是根据“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是按照票据和核定销售额“孰高”原则确定,增值税收入应该是14而不是14.5啊,这是怎么回事?

赵老师 

04/28 07:4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申报时确实会基于孰高原则来确定增值税的销售额。这里提到的情况中,虽然核定销售额是14万元,专用票销售额是0.5万元,但最终合计销售额为14.5万元是因为需要将两者相加考虑。不过,根据规定,如果实际票据销售额小于核定销售额,则以核定销售额为准。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增值税的收入应该是按照14万元来计算,而不是14.5万元。这里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实际上应以核定销售额14万元作为增值税申报的基础。
祝您学习愉快!
在申报时确实会基于孰高原则来确定增值税的销售额。这里提到的情况中,虽然核定销售额是14万元,专用票销售额是0.5万元,但最终合计销售额为14.5万元是因为需要将两者相加考虑。不过,根据规定,如果实际票据销售额小于核定销售额,则以核定销售额为准。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增值税的收入应该是按照14万元来计算,而不是14.5万元。这里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实际上应以核定销售额14万元作为增值税申报的基础。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4/28 07:57
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按当期全部销售收入与核定销售收入“孰高”的原则申报,即以“自开票据销售额+代KAI票据销售额+未开票据销售额”与核定销售收入比较,取高值申报。但是这里“不是”取高值申报,而是把专用票据销售额以及核定销售额这两个数“相加”后作为增值税和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怎么回事?

赵老师 

04/28 07:5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种情况是错误的处理方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孰高”原则来确定申报的销售收入,即取自开票据销售额、代开票据销售额及未开票据销售额之和与核定销售收入之间的较高值进行申报。如果系统自动填报出现错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申报数据准确无误。
祝您学习愉快!
这种情况是错误的处理方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孰高”原则来确定申报的销售收入,即取自开票据销售额、代开票据销售额及未开票据销售额之和与核定销售收入之间的较高值进行申报。如果系统自动填报出现错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申报数据准确无误。
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