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企业注销时或者注销后,正常情况下,社保是否应该存在在册职工?社保登记是否应该存在有效职工登记信息?如果异常,应该怎么处理?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正常情况下,企业注销时或注销后,社保登记中不应存在有效职工登记信息。企业注销前,应确保所有职工的社保关系已转移或终止,不存在在册职工。若存在异常情况,如仍有职工登记信息未处理,企业应先完成职工社保关系的转移或停保手续,再进行注销操作。若注销后发现社保登记异常,需联系当地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按要求补办相关手续。
祝您学习愉快!
正常情况下,企业注销时或注销后,社保登记中不应存在有效职工登记信息。企业注销前,应确保所有职工的社保关系已转移或终止,不存在在册职工。若存在异常情况,如仍有职工登记信息未处理,企业应先完成职工社保关系的转移或停保手续,再进行注销操作。若注销后发现社保登记异常,需联系当地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按要求补办相关手续。
祝您学习愉快!
11/26 07:38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3:13
怎么查询一个企业的社保是否存在未办结事项?
汪老师 
11/26 13:1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查询企业社保缴费人状态是否注销,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未办结事项。登录电子税务局后,选择“社保费管理”模块,进入“参保人员信息查询”功能,输入缴费人的身份证号码或社保编号,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将显示该缴费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当前的社保状态。如果显示为“已注销”,则表明该缴费人的社保账户已被注销。
正常情况下企业注销时或注销后社保登记不应有有效职工登记信息,若注销前有异常,应先完成职工社保关系转移或停保再注销;若注销后发现异常,需联系当地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按要求补办手续。
祝您学习愉快!
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查询企业社保缴费人状态是否注销,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未办结事项。登录电子税务局后,选择“社保费管理”模块,进入“参保人员信息查询”功能,输入缴费人的身份证号码或社保编号,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将显示该缴费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当前的社保状态。如果显示为“已注销”,则表明该缴费人的社保账户已被注销。
正常情况下企业注销时或注销后社保登记不应有有效职工登记信息,若注销前有异常,应先完成职工社保关系转移或停保再注销;若注销后发现异常,需联系当地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按要求补办手续。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08
甲公司从事劳务分包业务,即总承包方乙公司将其劳务分包给甲公司。从哪些方面审核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汪老师 
11/26 19:0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从以下方面审核甲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1.成本费用:核查甲公司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虚增成本的情况。比如劳务人员工资支出是否与实际用工情况相符,材料采购成本是否与工程实际用量匹配等。
2.收入情况:查看甲公司有无隐瞒收入。确认其与乙公司的劳务分包合同金额,对比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看是否存在未申报的劳务收入。
3.关联交易:审查甲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若有,是否按公允价值处理,防止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4.税收优惠:审核甲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合规,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适用条件。
5.会计政策:检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存货计价方法等会计政策是否一致,有无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的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可以从以下方面审核甲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1.成本费用:核查甲公司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虚增成本的情况。比如劳务人员工资支出是否与实际用工情况相符,材料采购成本是否与工程实际用量匹配等。
2.收入情况:查看甲公司有无隐瞒收入。确认其与乙公司的劳务分包合同金额,对比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看是否存在未申报的劳务收入。
3.关联交易:审查甲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若有,是否按公允价值处理,防止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4.税收优惠:审核甲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合规,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适用条件。
5.会计政策:检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存货计价方法等会计政策是否一致,有无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的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12
甲公司从事劳务分包业务,即总承包方乙公司将其劳务分包给甲公司。从哪些方面审核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是否一定等于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关系?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13
甲公司从事运输业务,从哪些方面审核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汪老师 
11/26 19:12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审核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核对甲公司申报的收入与实际收到的劳务分包费是否一致。甲公司应提供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收款凭证、发票等资料,确保申报收入真实、完整。
2.审核甲公司申报的成本费用是否合理。甲公司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管理费用等应与实际支出相符,并提供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凭证等资料。
3.检查甲公司是否存在虚列成本费用、虚增支出等行为。例如,是否存在虚构员工、虚报工资、重复列支费用等问题。
4.核对甲公司申报的利润与实际经营情况是否匹配。通过分析甲公司的毛利率、费用率等指标,判断其申报数据是否合理。
5.审查甲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或关联方交易,是否存在通过关联方转移利润或成本的情况。
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不一定等于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劳务分包费通常包括甲公司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管理费用、利润等。因此,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应大于或等于其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
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劳务分包费是甲公司提供劳务服务的总收入,而工资总额是甲公司为完成该服务所支付的人工成本。通常情况下,劳务分包费应覆盖工资总额、管理费用、利润等各项支出。
祝您学习愉快!
审核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核对甲公司申报的收入与实际收到的劳务分包费是否一致。甲公司应提供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收款凭证、发票等资料,确保申报收入真实、完整。
2.审核甲公司申报的成本费用是否合理。甲公司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管理费用等应与实际支出相符,并提供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凭证等资料。
3.检查甲公司是否存在虚列成本费用、虚增支出等行为。例如,是否存在虚构员工、虚报工资、重复列支费用等问题。
4.核对甲公司申报的利润与实际经营情况是否匹配。通过分析甲公司的毛利率、费用率等指标,判断其申报数据是否合理。
5.审查甲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或关联方交易,是否存在通过关联方转移利润或成本的情况。
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不一定等于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劳务分包费通常包括甲公司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管理费用、利润等。因此,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应大于或等于其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
甲公司发放给劳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甲公司从乙公司收取的劳务分包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劳务分包费是甲公司提供劳务服务的总收入,而工资总额是甲公司为完成该服务所支付的人工成本。通常情况下,劳务分包费应覆盖工资总额、管理费用、利润等各项支出。
祝您学习愉快!
汪老师 
11/26 19:1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从以下方面审核甲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1.成本费用:核查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合理、与实际情况匹配,有无虚列行为。
2.收入情况:查看甲公司有无隐瞒运输业务收入。
3.关联交易:审查甲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是否按公允价值处理。
4.税收优惠:审核甲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合规。
5.会计政策:检查甲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前后一致。
祝您学习愉快!
可以从以下方面审核甲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1.成本费用:核查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合理、与实际情况匹配,有无虚列行为。
2.收入情况:查看甲公司有无隐瞒运输业务收入。
3.关联交易:审查甲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是否按公允价值处理。
4.税收优惠:审核甲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合规。
5.会计政策:检查甲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前后一致。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23
劳务人员工资支出是否与实际用工情况相符。问题:具体怎么审核这个疑点?
汪老师 
11/26 19:2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核:
1.检查工资表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确认工资表中的数据来源,如考勤记录、绩效考核结果等,这些数据应真实反映员工工作情况且有据可查。
2.核对工资项目和计算方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补贴等各项内容,确保每一项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个人所得税法的要求,同时检查个税起征点、税率适用是否准确无误。
3.关注工资发放方式和时间,甲公司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务人员工资,并选择合法的支付途径(如银行转账),同时要保证所有劳务人员都能及时收到自己的薪酬信息,包括金额、扣除项等细节。
4.进行内部审计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资表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祝您学习愉快!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核:
1.检查工资表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确认工资表中的数据来源,如考勤记录、绩效考核结果等,这些数据应真实反映员工工作情况且有据可查。
2.核对工资项目和计算方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补贴等各项内容,确保每一项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个人所得税法的要求,同时检查个税起征点、税率适用是否准确无误。
3.关注工资发放方式和时间,甲公司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务人员工资,并选择合法的支付途径(如银行转账),同时要保证所有劳务人员都能及时收到自己的薪酬信息,包括金额、扣除项等细节。
4.进行内部审计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资表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35
某企业所属期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申报的发票相关成本费用,和取得的开具日期为20240101至20241231发票金额之间,存在哪些数量关系?哪些情况下,发票取得环节和将该发票金额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环节,是同时进行的?哪些发票,在取得时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哪些发票,在取得时不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
汪老师 
11/26 19:3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某企业所属期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申报的发票相关成本费用,和取得的开具日期为20240101至20241231发票金额之间,可能存在相等和不相等两种数量关系。当取得的是运输费用发票时,发票金额等于所属期202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该发票相关的成本费用金额,因为运输费用发票取得时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发票与费用金额属同一年,有可比性。当取得的是原材料发票时,发票金额不等于所属期202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该发票相关的成本费用金额,原因是原材料发票成本需等投入生产销售后结转,发票与成本费用金额可能分属不同年度,无直接可比性。
发票取得环节和将该发票金额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环节同时进行的情况,如运输费用发票,在取得时会计分录是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这样发票金额和费用金额肯定属于同一年,具有可比性。
在取得时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的发票有运输费用发票、咨询服务费发票。咨询服务费发票可根据服务性质计入成本,如果该服务属于公司主要业务,则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否则,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在取得时不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的发票,如原材料发票,其相关成本需要等到原材料被投入生产、产品销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其发票金额才能与成本费用进行比较。
祝您学习愉快!
某企业所属期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申报的发票相关成本费用,和取得的开具日期为20240101至20241231发票金额之间,可能存在相等和不相等两种数量关系。当取得的是运输费用发票时,发票金额等于所属期202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该发票相关的成本费用金额,因为运输费用发票取得时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发票与费用金额属同一年,有可比性。当取得的是原材料发票时,发票金额不等于所属期202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该发票相关的成本费用金额,原因是原材料发票成本需等投入生产销售后结转,发票与成本费用金额可能分属不同年度,无直接可比性。
发票取得环节和将该发票金额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环节同时进行的情况,如运输费用发票,在取得时会计分录是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这样发票金额和费用金额肯定属于同一年,具有可比性。
在取得时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的发票有运输费用发票、咨询服务费发票。咨询服务费发票可根据服务性质计入成本,如果该服务属于公司主要业务,则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否则,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在取得时不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的发票,如原材料发票,其相关成本需要等到原材料被投入生产、产品销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其发票金额才能与成本费用进行比较。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39
在取得发票时,“不直接”将其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科目时,有没有办法匡算出取得上述发票金额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不是由发票金额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成本费用金额是否一致?
汪老师 
11/26 19:3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有办法匡算。
1.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成本费用金额,通常包括了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部分,也包括未取得发票但已暂估入账的部分,以及部分非发票类成本费用(如折旧、摊销、存货跌价准备等)。因此,匡算时需要区分哪些成本费用是“由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哪些是“非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
2.对于“非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成本费用,如原材料成本,其发票金额可能在当期未计入成本费用科目,而是等到后续生产、销售并结转销售成本时才体现。此时,可以通过“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职工薪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的公式匡算出“应取得”发票金额。
3.通过将匡算出的“应取得”发票金额与实际取得发票金额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多列支成本费用的情况。但需要注意剔除因发票滞后取得、暂估成本、跨年度结转成本等特殊原因导致的不具可比性数据。
4.如果匡算出的“应取得”发票金额与实际取得发票金额差异较大,可能意味着存在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发票滞后取得或成本费用跨年度结转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查具体原因。
5.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对于未取得发票但已列支的成本费用,税法上通常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因此匡算时也应考虑纳税调整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判断成本费用的合理性。
祝您学习愉快!
是的,有办法匡算。
1.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的成本费用金额,通常包括了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部分,也包括未取得发票但已暂估入账的部分,以及部分非发票类成本费用(如折旧、摊销、存货跌价准备等)。因此,匡算时需要区分哪些成本费用是“由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哪些是“非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
2.对于“非发票金额直接计入”的成本费用,如原材料成本,其发票金额可能在当期未计入成本费用科目,而是等到后续生产、销售并结转销售成本时才体现。此时,可以通过“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职工薪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的公式匡算出“应取得”发票金额。
3.通过将匡算出的“应取得”发票金额与实际取得发票金额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多列支成本费用的情况。但需要注意剔除因发票滞后取得、暂估成本、跨年度结转成本等特殊原因导致的不具可比性数据。
4.如果匡算出的“应取得”发票金额与实际取得发票金额差异较大,可能意味着存在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发票滞后取得或成本费用跨年度结转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查具体原因。
5.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对于未取得发票但已列支的成本费用,税法上通常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因此匡算时也应考虑纳税调整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判断成本费用的合理性。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42
现代服务,一般不留痕迹,从哪些方面审核该业务的真实性以及涉及金额的真实性?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19:51
收入情况:查看甲公司有无隐瞒收入。确认其与乙公司的劳务分包合同金额,对比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看是否存在未申报的劳务收入。问题:1.劳务分包费,是否一定等于工程结算资料中的人工费?因为工程造价大概可以分为人机料等 2.在审核劳务分包费用时,将该费用放入整个工程项目中,通过计算其占比是否异常来判断劳务分包费是否真实,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汪老师 
11/26 19:5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劳务分包费不一定等于工程结算资料中的人工费。虽然劳务分包费通常会包含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等人工相关费用,但它通常应覆盖工资总额等各项支出,而工程造价除了人工(人),还包括机械(机)、材料(料)等方面。所以劳务分包费和工程结算资料中的人工费只是存在一定关联,但不一定相等。
2.可行。在审核劳务分包费用时,将该费用放入整个工程项目中,通过计算其占比是否异常来判断劳务分包费是否真实,是一种有效的审核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审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真实性的思路,从整体项目的角度来评估劳务分包费用的合理性,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虚列等不真实的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劳务分包费不一定等于工程结算资料中的人工费。虽然劳务分包费通常会包含支付给劳务人员的工资等人工相关费用,但它通常应覆盖工资总额等各项支出,而工程造价除了人工(人),还包括机械(机)、材料(料)等方面。所以劳务分包费和工程结算资料中的人工费只是存在一定关联,但不一定相等。
2.可行。在审核劳务分包费用时,将该费用放入整个工程项目中,通过计算其占比是否异常来判断劳务分包费是否真实,是一种有效的审核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审核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数据真实性的思路,从整体项目的角度来评估劳务分包费用的合理性,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虚列等不真实的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20:55
劳务分包公司和运输公司,其毛利率、费用率分别是多少?
丢了玉兔的嫦娥 
11/26 21:10
会计,审计,税法,实务,经济法,这么多门课程,您当初是怎么安排学习的先后顺序的?遇到业务难题,您的解题思路有哪些?比如业务问题需要考虑会计分录,税法等方方面面,您具体是怎么统筹考虑这些的呢?
汪老师 
11/26 21:1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学习顺序方面,先学会计,再学税法,最后学审计和实务。会计是基础,理解了会计处理逻辑,税法中的税务处理和纳税申报就更容易掌握。审计和实务需要结合会计和税法知识,放在后面学习更合适。
2.遇到业务难题时,首先明确业务的性质和涉及的会计要素,判断是否需要确认收入、费用、资产或负债。接着考虑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比如是否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最后结合审计和实务中的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账务处理或纳税申报。
3.统筹考虑会计分录和税法处理时,先做会计分录,确保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再根据税法规定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某项费用在会计上可以全额列支,但税法可能规定限额扣除,这时需要在纳税调整中体现差异。
4.学习过程中,建议将会计、税法、审计和实务整合在一起学习,比如学习一项业务时,同时考虑其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审计关注点和实务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5.对于复杂的业务问题,可以分步骤分析:第一步,明确业务背景和交易实质;第二步,判断会计处理方法;第三步,分析税务处理要求;第四步,考虑审计和实务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步骤分析,可以系统地解决业务难题。
祝您学习愉快!
学习顺序方面,先学会计,再学税法,最后学审计和实务。会计是基础,理解了会计处理逻辑,税法中的税务处理和纳税申报就更容易掌握。审计和实务需要结合会计和税法知识,放在后面学习更合适。
2.遇到业务难题时,首先明确业务的性质和涉及的会计要素,判断是否需要确认收入、费用、资产或负债。接着考虑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比如是否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最后结合审计和实务中的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账务处理或纳税申报。
3.统筹考虑会计分录和税法处理时,先做会计分录,确保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再根据税法规定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某项费用在会计上可以全额列支,但税法可能规定限额扣除,这时需要在纳税调整中体现差异。
4.学习过程中,建议将会计、税法、审计和实务整合在一起学习,比如学习一项业务时,同时考虑其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审计关注点和实务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5.对于复杂的业务问题,可以分步骤分析:第一步,明确业务背景和交易实质;第二步,判断会计处理方法;第三步,分析税务处理要求;第四步,考虑审计和实务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步骤分析,可以系统地解决业务难题。
祝您学习愉快!

00:10:00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501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