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或者说 “存货跌价准备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存货跌价准备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 我认为第一个公式是把两种算法混在一个公式里 请问老师,我是哪里理解错了呢? 请问为什么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 不应该是(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般,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存货跌价准备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 转回时,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存货跌价准备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 那么第一个公式为什么有“-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呢? 或者说 “存货跌价准备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存货跌价准备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 我认为第一个公式是把两种算法混在一个公式里 请问老师,我是哪里理解错了呢?麻烦老师检查哈



第一个公式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存货跌价准备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这是有分类账检测存货跌价损失时使用的一个算法,即反应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实际形成。
对公式的理解并不是错误的,但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额外的加减号表达的是减值损失的实际过程:发生额的借方发生额表达的是期初资产价值减少的费用,而贷方发生额表达的是期末资产价值减少的费用,二者综合表明减值损失的数额情况。
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计算方法,但是你可以拓展一下理解,学习更多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知识:比如了解减值损失的会计递延原则、减值测试的正确方法等等。
2023 01/15 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