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资产评估第2部分第79页必刷金题,第10题如下图所示。C选项说企业自有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等价。我认为这句话说法是错误的,他少半句。在课件上找到资产评估实务2第3章第34页他说从理论上看他俩评估出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应当是相等的我觉得这里没有说后半句c选项应该是错误的。请问是这样的吗?
小锁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3:22
#实务#
对,总体上这个是没错的,是这样
阅读 310
收藏 1
请问老师,这道题在将成本法转成权益法时,为什么直接用B公司的净利润2000乘以0.6算啊,B公司的净利润不需要减去内部销售设备的200利润,加回多计提的10折旧吗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3:15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确实需要考虑内部交易的影响。B公司的净利润应该调整,减去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和多计提的折旧等项目。直接使用B公司未经调整的净利润2000乘以持股比例0.6是不准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先对B公司的净利润进行必要的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66
收藏 0
经营性的应付项目计算的时候可以可以不算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吧
小锁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2:40
#实务#
您好,这个是可以不算的,能
阅读 286
收藏 1
土地增值税中,房地产企业转让未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是“啥也没干扣地税”的情况,那扣除的税金中是否含印花税?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2:11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土地增值税中,房地产企业转让未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时,如果涉及到的扣除项目包括税金及附加,则其中不包含印花税。因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新建商品房时缴纳的印花税已计入管理费用中,不允许再单独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扣除。对于未开发土地的情况也遵循这一原则。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9
收藏 0
私营合伙企业A有两个合伙人甲、乙,这两个人分别是另外的B、C两个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问题:1.正常经营时,上面合伙企业和股东之间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2.如果BC都盈利而且都分红,A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A在填报利润表时,需要填报哪些行?A在填报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填报哪些行?股东甲和乙需要缴纳哪些税?3.如果B的利润为100,C的利润为-100,A怎么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 如果A注销时,需要处理好哪些税收业务?5.如果合伙人甲同时是D公司的法人,A怎么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1:51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正常经营时: -会计处理:合伙企业A收到B、C公司分红时,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税务处理:合伙企业不缴纳所得税,而是由合伙人甲和乙根据各自分配的利润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2.如果BC都盈利且分红: -会计处理:A在收到分红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贷记投资收益。 -利润表填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如果有销售业务)、“投资收益”等行项目。 -资产负债表填报:“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项,“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益项。 -甲和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具体税率根据各自情况确定。3.如果B的利润为100,C的利润为-100: -利润表填报:在“投资收益”行项目中反映净收益(可能为零)。 -资产负债表填报:“长期股权投资”项下根据实际投资情况调整。4.A注销时需要处理好以下税收业务: -清算所得的确认与申报,清算期间产生的损益需依法缴纳所得税。 -分配给合伙人的剩余财产价值超过其出资额的部分视为转让所得或股息红利所得,由合伙人按相关规定缴税。5.如果甲同时是D公司的法人: -A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应仅反映A自身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不包括D公司的情况。 -但若存在关联交易,则需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9
收藏 1
私营合伙企业A有两个合伙人甲、乙,这两个人分别是另外的B、C两个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人。问题:1.正常经营时,上面合伙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2.如果BC都盈利而且都分红,A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A在填报利润表时,需要填报哪些行?A在填报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填报哪些行?3.如果B的利润为100,C的利润为-100,A怎么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 如果A注销时,需要处理好哪些税收业务?5.如果合伙人甲同时是D公司的法人,A怎么填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汪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1:49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正常经营时: -会计处理上,合伙企业A应记录与B、C公司之间的交易,如服务费、货款等。合伙人甲乙的投资不直接体现在合伙企业的账面上,除非有实际的资金或资产投入。 -税务处理方面,合伙企业本身不是纳税主体,其利润和亏损由合伙人按约定比例分配后,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体现。2.如果BC都盈利且分红: -会计处理:A无需直接记录B、C的分红情况。但若甲乙将分红再投资于A,则需作为资本增加或贷款处理。 -利润表填报:主要涉及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反映合伙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填报:包括但不限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合伙人权益等。3.如果B利润100,C亏损-100: -利润表中,A应根据甲乙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反映各自的投资收益或损失。 -资产负债表中,合伙人资本账户将体现最终的净收益或净亏损分配。4.A注销时需处理好以下税收业务: -清算所得申报:清算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支出需要计算并缴纳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清算:合伙人的分配利润在清算阶段仍需按个人所得税规定进行申报纳税。 -其他相关税费,如印花税等。5.如果合伙人甲同时是D公司的法人: -资产负债表填报时,A应如实反映与D公司之间的交易情况,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项目。 -利润表中则需体现因这些交易产生的收入或费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84
收藏 2
1.甲公司2025年6月1日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开具普通发票不含税金额9万元,4-5月开具普通发票不含税金额22万元,申报增值税时,具体填报哪些数据 ?填报在哪些行?2.如果6月开具普通发票不含税金额9万元,4-5月开具普通发票不含税金额12万元,申报增值税时,具体填报哪些数据 ?填报在哪些行?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1:3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个要根据具体的应税项目填写到对应的行次中。如果都是一般计税项目,分别填写到附列资料一中对应的13%或者9%或者6%对应项目的行次开具其他发票栏中填写销售额以及销项(应纳)税额。这几个数据都是按照这个来进行填写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4
收藏 0
取决于指数或比率之外的租赁收款额实际发生时的会计分录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1:2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的表述不太明确哦,您指的是取决于指数或比率之外的可变租赁收款额啊 出租人 借:银行存款 贷: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承租人 借: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8
收藏 0
取决于指数或比率之外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实际发生时的会计分录如何写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1:2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其他相关费用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3
收藏 0
违规在他人土地上建造工程,他人自行拆除的,责任怎么认定
杨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0:51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未经土地权利人许可建造工程,构成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直接侵害。根据《民法典》第235条,土地权利人有权要求违建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即使建筑物被认定为违建,其建筑材料的合法来源仍受保护,违建者可主张材料损失赔偿。 2.违建者需承担行政处罚。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4条,未取得规划许可或未按许可建设的,由县级以上规划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没收实物,并可处罚款。例如,杭州某公司因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违建厂房,被行政机关强制拆除并自行承担损失。 中级经济法教材不涉及该内容,建议您简单了解一下。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0
收藏 0
税法,模四综合题第一问,技术转让不是500以下免税,以上的减半吗?为什么是不征税呢?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0:4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说的是企业所得税中的规定。企业所得税中对于技术转让所得500万元以内免税,超过500万元减半征收 在增值税中,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是免征增值税的。本题中问的是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8
收藏 0
请问,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上一上200人以下,还是二人以上200人以下,如果是一人以上200人以下,那是不是一个人也可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0:40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一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所以一个人也是可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5
收藏 0
老师,28题麻烦解答下,谢谢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0:24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以不予考虑,所得税费用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7
收藏 0
第二问的答案中,年末摊余成本=3505.5+210.33-30*100*10%,这里30*100*10%是什么意思
黄黄
|
提问时间:08/20 20:20
#实务#
同学您好!年末计息的分录为:借应收利息300,贷:投资收益210.33其他债权投资300-210.33,摊余成本为3505.5-300+210.33
阅读 367
收藏 2
个人所得税中,捐赠房屋受赠时:应纳税所得额=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转让时: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原捐赠人实际购置成本-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如果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大于原捐赠人实际购置成本是不是会重复征税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20:01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确实可能会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 例如,假设张三接受捐赠时房屋市场价格为100万元,原捐赠人购置成本为40万元,张三接受捐赠时已按照100万元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张三再次转让受赠房屋,转让价格为150万元,按照文件规定,转让时仅能扣除40万元原值。这样一来,在受赠环节已经对60万元(100-40)征税,转让环节又要对110万元(150-40)征税,其中60万元就出现了重复征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2
收藏 0
老师您好,与企业是劳动报酬关系(非工资薪金)缴纳社保,正常吗,谢谢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57
#实务#
您好,如果公司能买社保,说明公司福利好,不买也可以,这个是正常的
阅读 450
收藏 2
购买保洁服务无偿援助其他单位作为营业外支出吗?汇算清缴调增就可以了吗
卫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5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购买保洁服务无偿援助其他单位,可以计入营业外支出。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判断该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捐赠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则可以在限额内扣除;否则需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5
收藏 0
老师您好,与企业是劳动报酬关系缴纳社保,正常吗,谢谢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53
#实务#
您好,这个是正常的,你们是正常的劳动关系
阅读 27
收藏 0
“计税基础”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与联系?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45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计税基础是指资产或负债在税务处理上的价值,即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抵扣的金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实际需要缴税的利润总额。两者的联系在于,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会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如果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会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反之则可能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9
收藏 0
第一问为什么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呢?之前学习的时候没有碰到过这种题,完全理解不过来 第二问,答案中写不执行合同损失=180,可是题目中说如果违约甲公司需要双倍返还定金,那这里的损失不应该是360吗?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29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调整后,账面价值是12000,计税基础是10400,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00,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因为360里有180是预收的,还给人家而已,自己的损失就只有180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6
收藏 0
老师,开根号的如果不用计算器怎么算呢?比如 (0.0006) 0.5=2.45%;这个不用计算器是怎么算的呢?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8/20 19:18
#中级职称#
您好,POEWR(0.0006,1/2) 这是一个计算次方的函数
阅读 30
收藏 0
如何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0:39
#会计实务#
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利息计算周期:确定利息的计算周期,例如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或每月。 2. 利息金额: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本金金额。 3. 利息期限: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期限,例如一年、两年或更长。 4. 利息计算公式: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 = 本金金额 × 利率 × 利息期限。 5. 利率计算方法: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将已知的利息金额、本金金额和利息期限代入,解出利率。 例如,假设有一个定期存款,本金金额为10,000美元,存款期限为一年,利息金额为500美元。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计算过程: 利息金额 = 10,000 × 利率 × 1 500 = 10,000 × 利率 利率 = 500 / 10,000 利率 = 0.05 或 5% 因此,该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
阅读 3779
收藏 16
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8:25
#会计实务#
在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利率的选择:房贷利率通常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利率类型。 2. 利息的计算方式:房贷利息计算可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占比逐渐减少;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本金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金额逐渐减少。 3. 利息的计算周期:房贷利息的计算周期可以是按月、按季度或按年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合同约定来确定计算周期。 4. 提前还款的影响:如果提前还款房贷,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并计算出提前还款后的新利息。 5. 利息的税务处理:房贷利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 6. 利息的确认和核算:在会计记录中,房贷利息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以上是房贷利息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建议在进行房贷利息计算时,咨询专业人士或银行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阅读 3009
收藏 13
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12
#会计实务#
办公差旅费是指企业员工因公务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核算办公差旅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定: 1. 财务会计准则: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会计准则》等。根据准则的规定,应当将办公差旅费列入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 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办公差旅费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审批流程、报销凭证要求等。员工在发生差旅费用时,需按照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报销材料,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3. 费用核算:企业应设立差旅费用科目,将发生的差旅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核算。核算时应将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分别列入相应的科目,以便准确反映差旅费用的构成和支出情况。 4. 报销凭证:企业应要求员工提供相关的报销凭证,如发票、票据等,作为差旅费用的核算依据。报销凭证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如费用发生日期、费用明细、费用金额等,以便核实和审计。 5. 记账处理:企业应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差旅费用进行记账处理。记账时应将差旅费用分摊到相应的费用科目,并及时进行核算和登记。 总之,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差旅费用的准确核算和合规性。
阅读 902
收藏 0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01
#会计实务#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以下要求: 1. 诚实守信:会计师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不得伪造、篡改、隐匿财务记录。 2. 保守秘密:会计师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和财务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和财务信息。 3. 独立公正: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态度,不受他人的影响或压力,客观公正地执行工作,不得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 4. 尽职尽责:会计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5. 持续学习:会计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步伐同步。 6. 遵守法律法规:会计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得为客户提供违法违规的建议或服务。 7. 保护公众利益:会计师应当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8. 维护职业声誉:会计师应当维护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损害会计职业声誉的行为。 以上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的主要要求,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道德和职业规范。
阅读 718
收藏 3
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是如何影响所有者权益的?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6:27
#会计实务#
会计扩展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会计扩展等式中,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收入和费用是会计记录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如下: 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为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资产,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用于获取或维持收入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因为费用的发生会减少资产,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综上所述,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都会对资产产生影响,而资产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对所有者权益有直接的影响。
阅读 748
收藏 3
会计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4:16
#会计实务#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均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一年。年数总和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到每个年度,根据每个年度的使用寿命比例进行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预设的折旧率进行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逐年减少。 2. 使用寿命:会计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这通常是根据经验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使用寿命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计算。 3. 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会计需要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通常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或预计的剩余价值来确定。 4. 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残值后的金额。折旧费用是根据折旧基数来计算的。 综上所述,会计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基数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选择的折旧方法来确定。
阅读 681
收藏 3
什么是SWOT分析,它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8
#会计实务#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代表着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 在会计实务中,SWOT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下是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优势(Strength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的财务优势,例如良好的现金流、高利润率、稳定的客户群等。这些优势可以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劣势(Weaknesses):SWOT分析可以揭示组织的财务劣势,例如高成本结构、低利润率、过高的债务负担等。通过识别劣势,会计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盈利能力。 3. 机会(Opportunitie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发现组织所面临的财务机会,例如市场增长、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会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来制定财务策略,实现组织的增长和发展。 4. 威胁(Threat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威胁,例如竞争加剧、法规变化、经济衰退等。通过了解威胁,会计师可以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保护组织的财务利益。 综上所述,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评估组织的财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帮助会计师制定财务策略和管理风险。
阅读 768
收藏 3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7
#会计实务#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电报开证(Telegraphic Transferable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报或电传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2. 信用证开证通知书(Letter of Credit Opening Advice):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信函或电报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3. 电子开证(Electronic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子方式向受益人发出信用证的开立通知。 4. 书面开证(Documentary Credit):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书面信函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5. 银行保函开证(Bank Guarantees):开证行通过银行保函的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这些开证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阅读 699
收藏 3
固定资产固定折旧年限后,是否可以继续计提折旧?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34
#会计实务#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的。一般情况下,当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因为折旧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一旦折旧年限到期,固定资产的成本已经完全分摊完毕,不再需要继续计提折旧。 然而,有些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会超过预计的折旧年限,这时可以考虑继续计提折旧。例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因为技术进步或者维修保养的良好而延长,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并继续计提折旧。 总之,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但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阅读 792
收藏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0
下一页
搜索专区
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搜索一下试试?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
免费专区
财税问答
免费试听
免费题库
免费直播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