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样本的选择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推论性。
1. 样本选择方式:
- 概率抽样是基于随机原则来选取样本,每个单位被选中的机会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常见的概率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等。
- 非概率抽样则是不完全依赖于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它可能根据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或其他标准来选择样本。非概率抽样的类型有方便抽样、配额抽样、目的抽样(或称判断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等。
2. 结果代表性和可推论性:
- 概率抽样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即可以将研究发现推广到整个目标总体。因为概率抽样能够确保每个个体都有平等的机会被选中,所以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特征。
- 非概率抽样的代表性相对较弱,其结论往往只能适用于所选取的特定样本群体,并且难以准确推论至更广泛的人群。
3. 适用场景:
- 当研究需要高度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时,通常会选择使用概率抽样方法。
- 在资源有限、时间紧迫或对结果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则可能采用非概率抽样以快速获取信息。
总之,两种抽样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