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预算编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资产清查: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2. 资产评估:根据清查结果,对需要进行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通常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3. 编制预算草案:根据资产清查和评估结果,结合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事业发展目标,编制年度资产购置、处置和维修等预算草案。
4. 上报审核:将编制的预算草案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进行调整。
5. 提交审批: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提交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6. 批复执行:财政部门批复预算后,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批复的预算执行各项资产管理工作。
7. 绩效评价: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预算执行。
8. 决算编制:年度结束后,编制资产管理的年度决算,总结预算执行情况。
整个流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合规性。同时,预算编制应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