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实务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为应对未来支付义务而设立的,按照固定费率或固定金额定期向独立于企业的基金中提存的计划。这类计划常见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领域。设定提存计划的计量基础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基金余额计量:这种计量方法下,企业根据其设定的提存计划,定期向独立的基金中提存一定金额的资金。基金余额是指提存到基金中的资金累计总额。
2. 资产回报计量:在某些情况下,提存计划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影响计划的财务状况。资产回报计量考虑了提存计划所投资资产的回报情况,以确定计划的财务状况。
3. 未来服务成本计量:对于某些提存计划,企业可能需要根据预计未来服务年限和相关的工资水平来计算未来需要提存的金额。这种计量方法通常用于评估企业未来需要为员工提供的福利成本。
4. 净额计量: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计算提存计划中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净额。这通常用于评估计划的整体财务状况。
5. 现值计量: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可能需要计算未来需要提存的金额的现值,以便评估当前的成本。
在具体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其提存计划的性质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合理预期,合理估计职工薪酬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