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来说,后续计量包括以下步骤:
1. 公允价值评估:企业需要定期评估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等估值技术。
2. 公允价值变动:如果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变动金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将增加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减少,则将减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需要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记录相应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 重分类调整: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可能需要重分类。例如,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企业可以将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调整,将之前计入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5. 信息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以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和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具体的会计处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通常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无需进行重分类调整。对于某些债务工具投资,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企业可以选择将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