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母公司处置子公司投资后,母公司剩余股权与子公司其他投资者的关系处理方式取决于母公司剩余股权的性质和比例。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及其处理方式:
1. 剩余股权比例较大且具有重大影响力:
如果母公司处置子公司投资后仍然持有较大的股权比例,并且能够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母公司应将其剩余股权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需要继续关注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和承担相应的风险。
2. 剩余股权比例较小但具有一定影响力:
如果母公司处置子公司投资后剩余的股权比例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母公司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是否继续对子公司施加影响,并相应地调整其会计处理方法。如果母公司选择继续参与子公司的决策,则可以继续按照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母公司选择不参与子公司的决策,则可以将剩余股权作为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3. 剩余股权比例极小且无影响力:
如果母公司处置子公司投资后剩余的股权比例极小,且对子公司无任何影响力,母公司可以将剩余股权作为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只需要根据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实际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会计处理,不再需要关注子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
总之,母公司剩余股权与子公司其他投资者的关系的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母公司的战略决策来确定。母公司应综合考虑剩余股权的性质、比例以及对子公司影响力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