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是指在持有期间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的改扩建或者装修等支出。对于这类支出,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准则,投资性房地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应区分两种情况:
1. 当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或者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当将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并同时将原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或者开发成本。例如,如果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翻新,且翻新后的房地产将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那么翻新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 当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当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例如,如果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日常维护,那么维护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在会计处理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 判断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性质和金额,确定是否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 如果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将后续支出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并结转原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 如果不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将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是用于更新改造或修理,且支出金额较大,可能影响投资性房地产的未来使用和价值,应将其资本化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如果支出金额较小,属于日常维护性质,则应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务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确保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后续支出涉及到多项资产或者情况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