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实务中,持有待售类别资产的终止经营损益是指企业在出售或处置持有待售的资产时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这里的“持有待售”通常指的是那些已经确定要出售、转让或终止的经营业务所涉及的资产。这些资产可能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
终止经营损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出售损益:指出售持有待售的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出售价格高于账面价值,则产生收益;反之,如果出售价格低于账面价值,则产生损失。
2. 持有待售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在资产出售前,企业可能需要对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这些折旧或摊销会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影响终止经营损益。
3. 持有待售资产的减值准备:如果持有待售的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这也会影响终止经营损益。
终止经营损益在财务报表中通常作为利润表中的一个项目单独列示,以反映企业非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在计算企业整体净利润时,终止经营损益需要与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相区分,因为终止经营损益通常代表的是一次性的、非正常的经营活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