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实务中,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问题涉及到会计处理中的权益法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情形需要进行权益法调整。
具体来说,当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可能会从非控股地位转变为控股地位,或者在控股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需要按照权益法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如果母公司购买的是子公司的新增股权,需要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母公司需要根据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变动。如果子公司发生了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例如资本公积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等,母公司也需要按照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如果子公司发生减值迹象,母公司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权益法调整的目的是确保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能够反映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实际权益。在进行权益法调整时,母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