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交换的双方主要以资产的形式进行交易,不涉及或仅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等)。因此,为了准确反映交易的价值,需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交换的资产进行计量。
在会计处理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 当换出的资产为存货时,通常按照其销售价格确认收入,同时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
3. 当换出的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时,通常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资产成本,同时将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从资产负债表中冲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交换的双方是关联方,或者交易中存在控制关系,那么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需要特别考虑,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