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确定合并方式:首先需要确定合并是采用吸收合并、创立合并还是控股合并。
2. 评估合并成本:根据合并方式,确定合并成本,这可能包括现金、非现金资产、发行的股票或其他证券等。
3. 评估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在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由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因此被合并方的公允价值通常可以按照其账面价值来确定。
4. 记录长期股权投资:将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的账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合并方应当将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按照其账面价值计量,并将合并成本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如果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合并方应当将取得的子公司或资产组按照其账面价值计量,并将合并成本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5. 后续计量:在合并后的会计期间,合并方应当按照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即根据被合并方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步骤是根据会计准则的一般原则进行的简化描述,具体的会计处理还需要考虑合并的具体情况、合并方的会计政策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合并中涉及到的或有事项、无形资产的摊销、商誉的确认等问题。建议在处理具体合并案例时,咨询专业的会计顾问或查阅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