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实务中,借款费用是否应继续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主要取决于借款费用所服务的资产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一般来说,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判断:
1. 资产支出:如果借款用于购买、建造或开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并且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了借款费用,那么这些费用应该资本化。
2. 资产的构建或开发:如果资产的构建或开发活动在正常进行,并且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那么借款费用应该继续资本化。
3. 资产的预期效益:如果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么与之相关的借款费用应该资本化。
4. 借款费用的性质:某些短期借款费用,比如利息费用,如果其金额相对于资产的价值来说非常小,或者如果它们是为了维持正常运营而产生的,那么这些费用可能会直接费用化。
5. 资产的状况:如果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资产的构建或开发活动已经完成,那么与之相关的借款费用应该停止资本化,并开始费用化。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资产的构建或开发活动因某些原因(如自然灾害、技术变更等)而中断,即使中断时间很短,也需要停止资本化,直到活动重新开始。此外,如果资产的一部分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么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也应该停止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