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是否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 外购存货:如果存货是通过购买方式取得的,通常不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因为购买价格已经反映了存货的价值。
2. 自建存货:如果存货是通过自建或自行生产方式取得的,可能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例如,如果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用于生产产品,那么这台机器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需要计提折旧。
3.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如果存货是投资者投入的,通常不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因为它们的价值已经在投资者的投入中得到了确认。
4. 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存货:如果存货是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例如,如果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存货其价值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需要根据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
总之,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是否需要计提摊销或折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在会计实务中,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