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三个代表与财政改革

2003-07-23 09:38 来源:

  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不仅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更是当前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财政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并且是检验财政工作的最高标准,对当前搞好财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用“三个代表”总揽财政工作全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杠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财政改革为契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强化财政监管为手段,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先进文化为支撑,加大财政创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塑造现代财政良好的形象。

  一、“三个代表”是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

  1、“三个代表”为财政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经济体制改革(包括财政改革)在本质上是要改变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财政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三个代表”的提出非常及时地为财政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要求财政改革必须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准绳,坚持先进性,努力跟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必须重视财政文化建设,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通过用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先进文化的支撑,始终保持财政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群众性,切实解决当前财政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三个代表”为财政发展赋予实践课题。

  “三个代表”,既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也是财政改革实践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着重强调了先进性和实践性。所谓“代表”,就是集中体现并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列。“代表”地位的确立,是由代表者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历史形成的。我们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三个代表”,不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寻找解决的途径,努力解决好财政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课题。

  3、“三个代表”为衡量财政工作提供了价值尺度。

  “三个代表”,从根本上揭示了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先进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原则。是当前衡量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和重要依据,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检验我们的财政政策、财政理论、财政制度、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人员素质、宏观调控、监管能力、科技手段、分配制度、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方面,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标准,严格要求,锐意改革,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二、用“三个代表”总揽财政工作全局

  1、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杠杆,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为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落实到位。具体要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把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大力培育高优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环境,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资金配套的手段,引导和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民间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拉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旅游、房地产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新生力量。

  二是把保持政府投资与提高投资效益结合起来。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捆绑使用预算内外财力,保证重点投入。

  三是把财政投入与加强产权和资本运作结合起来。在保持财政必要投入的同时,积极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稳妥地实施债转股、国有股减持政策,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加大产权运作和资本运作的力度,调整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与重组。

  四是把改进财政对经济的支持方式与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结合起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改变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方式,建立财政投入新机制。要研究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政策导向作用,提高市场融资份额。逐步退出一般经营性、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资,研究调整挖潜改造、价格补贴、结构调整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等资金的使用方式,在适应世贸组织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是把利用国债资金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结合起来。

  2、以财政改革开放为契机,构建公共财政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活力。

  建立公共财政,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公共支出体系,更加突出财政的基本职能,把保证正常运转、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强化财政调控职能,重点为公共安全、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并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建立公共支出体系,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是理顺财政和部门关系、规范财经秩序的主要途径;是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摆脱财政困难局面的有效手段。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加快建立公共支出体系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按照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全面推进财政支出改革,力争早日构筑起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因此,一要大力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结合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深化“收支两条线”,在完善零基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二要搞好国库集中收付工作。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规范收入收缴、支出拨付程序,确保财政资金在最终支出前在财政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内运行、管理和监督,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三要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运行,强化政府采购监督,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四要进一步完善县对乡的财政体制。结合实施《乡镇发展纲要》及省对下财政体制微调,按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3、以强化财政监管为手段,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切实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化解阻力。

  依法理财是财经领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要通过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要继续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在完善“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收支脱钩和收缴分离。第二,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整顿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加入世贸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会计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下大力气解决“做假账”这个问题。为此,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强化财务会计监管,组织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落实并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加强对会计中介组织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财会人员新知识的培训,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第三,加强财政监督,逐步建立健全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体系。紧紧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新机制。当前要特别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组织开展财政收入征管质量、收入缴纳情况的检查。第四,要严肃财经纪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通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在开展各类检查工作中,都要把被查单位贯彻落实《通知》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发现被查单位用公款吃、喝、玩、乐等奢移浪费行为,要严格按《会计法》和有关财政法律法规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4、以先进文化为支撑,加大财政创新,培养财政人才,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创造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先进文化可以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智力条件。在财政工作中,就是要重视智力开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要健全择优汰劣的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财政人才,特别是从事财政研究和财政监管方面的人才。要把培育财政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重点。要用财政精神凝聚人心,使之成为全体干部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重要论述武装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财政干部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恪尽职守、敢于负责的精神,树立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树立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精神。要通过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知识,为财政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文化投资,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大力支持运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先进文化,推广各种传媒的先进制作和先进传播技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从整体上强化文化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和推动力。

  5、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凝聚合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衡量财税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财政工作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想问题、办事情都得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政策的制定、制度的建立、工作的开展、资金的投向,必须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决刹住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控制和制理腐败。财政要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实略、办实事、求实效。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职工失业和养老保险体系。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减轻农民负担,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整顿预算外、体制外资金和各种收费,使政府的税收、规费、基金和与政府财力无关的商业性收费各自归位。通过实施“费改税”规范各级政府的收入,规范政府与各经济利益实体的分配关系,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政府理财体制,以维护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严格规范收费管理,强化增管,各级财政部门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克服困难,决不能将财政困难转嫁给广大群众和企业、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