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做好财政统发工资工作的几点作法

2006-07-10 09:46 来源:姚禹廷 祁开斌 刘华斌

  安乡县地处洞庭湖北大门,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由于水患频繁,有限的财力与保工资、保发展和保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为了搞好我县的财政统发工资工作,自去年下半年起,我们采取”四加强、四确保“的措施,迄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层层统一认识,确保财政统发工资工作顺利进行

  财政统发工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要搞好财政统发工资工作,必须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去年10月份,我们就组织专门队伍对全县干部工资发放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欠发干部工资的情况,个别乡镇欠发现象还十分严重,危及乡镇政权的稳固,如不实行工资统发,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而县直单位的调查情况表明,一部分执收执罚单位和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单位,除正常的工资外,乱发奖金、补贴的现象比较严重,其他单位的干部职工意见很大。而当时有少数领导认为:财政工作本来就十分繁忙,如果再实行统发工资,工作就会更加繁忙,没有必要;财政部门的部分同志则认为不必再找麻烦,搞好现有的业务工作就行了;外界的同志则认为,财政只管拨工资就行了,发不发到人是单位的事,财政不必多管闲事。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首先在财政内部统一思想,认识到在目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确保工资按时发放是保证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各级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财政统发工资势在必行。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和兄弟市县实行财政统发工资的做法,我们提出了“作好汇报、成立机构、参观学习、确定方案、摸清底子、三步到位”的统发工资工作思路。起草了(安乡县财政负担人员工资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并三次向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广泛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进一步层层统一对财政统发工资的认识。县委书记、县长还在各种有关会议上强调财政统发工资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安乡的统发工资,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上级统一部暑,在2000年5月底前全部统发到位”的要求。常务副县长还分别到安尤乡、安凝乡、教育系统、公检法系统了解对工资实行财政统发的情况,并要求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财政统发工资工作。

  从去年10月份起,我们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财政负担人员工资的发放确定了“先教育,后行政,先政法,后其他”的原则;确定了统发工资范围、对象;规定了统发工资结算、报表、决算程序和方法,还规定了统发工资检查与监督等办法。与此同时,我们抽调了15名财政干部,分5个组对全县82个县直单位和20个乡镇机关,根据工作人员统计花名册、工资发放花名册,与实际在岗人员、离退休人员进行核对,由编制部门、人事部门逐人核编核资,造具应实行统发工资人员花名册,再与银行部门衔接,将核定的统发人员编出个人“工资储蓄”账号输入电脑。基础工作完成以后,统发工资采取三步到位的方法予以落实。第一步从去年11月份起,县直党、政、群、公、检、法、司等行政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统发工资;第二步从今年元月份起,教育系统实行财政统发工资;第三步从今年5月份起,乡镇机关干部实行财政统发工资。执行结束是到今年5月份止,全县应由财政负担的人员工资已全部实行财政统发。

  第二,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统发工资不留缺口

  实行分税制以来,农业财政政策性增收的势头己经弱化,为了保统发工资,县政府和财政部门想尽了一切办法。由于我县财政收入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财政收入的67·8%来自于农业·而财政收入的85%部分要用来保工资,县级财政收入8000多万元,要供养财政负担人员14017人,其中:全额负担8675人,差额负担5342人,人均可用财力仅5747元。对于这样一个状况的县级财政,要保统发工资的确十分困难,必须从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入手。我们编制今年财政预算所遵循的指导思想,重要的一条就是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切实搞好综合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坚持以保基本工资、保重点、保运转、保稳定为目标。具体做法为:一是县乡行政干部、政法干警按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和县人事局核定的工资标准,全额预算工资支出(包括政策性调资)。二是县、乡离退休的行政干部、政法干警按政策全额预算离退休经费。三是县直纯行政性质的事业单位,按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和人事局核定的工资标准,全额预算工资支出。四是教育预算内安排3600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900万元,由财政统一归集,集中使用,坚决不留工资缺口。五是力保差额单位的人员经费不留缺□。六是压缩一切非生产性资金,保统发工资正常运转。今年来,通过和县纪委一起核定单位小车编制数,全县由原有150台小车,核定为119台,压减了31台,节约资金近80万元;还利用各种手段压减了接待费10万元。

  第三、加强支出管理,强化资金调度,确保财政统发工资按时发放

  实行财政统发工资后,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资金的调度问题。在资金的调度问题上,我们克服矛盾,想尽办法,确保每月16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人。具体做法为:一是严控各项工资以外的资金支出进度,拨款优先保工资,专项支出让路保工资。上半年除抗洪救灾资金、上级追加专项资金拨付外,县内安排的其他非生产性资金则严控拨款进度,6月底止各项资金的拨付严格执行县政府文件规定,半年拨付进度仅为30%.二是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合理调度资金保工资。上半年与市财政预算内计划指标结算中,市财政

  在资金调度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缓解了部分资金调度的矛盾。三是利用一切可用资金,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调剂作用,盘活资金保工资。四是按8.33的进度,促均衡入库,抓紧收入保工资、五是与银行部门协商垫付资金保工资,即在工资调度不及时时,由银行代垫资金保工资发放。六是财政收入按85%的比例进工资资金专户。由于我们加强了支出管理和强化了资金调度,使统发工资有了资金保障。每月10日预算向工资发放中心能够足额调度资金,每月16日前,将资金划拨到各相关银行,由相关银行将金额记在个人“工资储蓄”账户上,

  确保了工资及时足额到位。实行工资统发以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因资金未到位而影响发工资的现象,干部、教师尤其是离退休人员反映良好。往年没有实行统发工资,县财政虽然不欠技工资,但由于单位与单位之间经济实力差别大,少教单位将财政划拨工资部分的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确实存在不稳定因素。实行工资统发后,彻底攻克了这一顽症。

  第四、加强基础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财政统发工资落到实处

  要使财政统发工资工作平稳运行,使广大领卡人员放心领取卡上工资,我们除了在有关会议上统一基本操作方法外,还十分注意加强基础工作和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到各单位帮助建账,指导工资由财政统发后的账务处理。工资发放中心的同志做到了热情接待领卡人员的政策咨询、疑点解答、错误更正,有的同志由于单位造表时掉了一年的工龄工资,哪怕只有I元钱,我们查证后在下个月都给一一补上。当领卡人员需要了解其工资组成情况时,银行的同志可以随时输出个人工资明细组成表。由于我们加强了基础工作并热情优质服务,从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