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5:51 来源:
摘要:2002年4月美元相对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后,美元与日元之间汇率却波动不大,这实际上是日本政府操纵外汇市场的结果。本文从日本国内经济基本情况、外部帐户状况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多个角度分析了对日元汇率的影响,认为日元成为近期最可能大幅升值的货币。
日元汇率一直是国际货币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自2002年4月美元迅速贬值以来,美元、欧元之间的汇率走势一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市场分析人士讨论的焦点。在2002年7月16日欧元对美元汇率超过1:1平价的当天,日元对美元汇率也达到11:115.83的高位。此后,欧元对美元汇率起伏上扬,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欧元对美元升值最大幅度曾接近20%。相比之下,日元汇率变动则显得平缓得多,始终在1美元对115—125日元之间小幅徘徊,波动幅度只有8%上下。随着欧、美相继降息,欧元逐步回调,欧元与美元汇率之间的波动趋于缓和。而在此时,日本财务省却于今年5月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日元升值迹象突现。日元汇率变动再次引起市场的兴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日元进入浮动汇率时期。在这一时期,日元汇率一直呈长期上升趋势,具体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71—1984年日元稳定上升阶段;1985—1995年日元急剧上升阶段;1996年至今日元的调整阶段。经过第三个阶段近10年的调整,目前日元再次处在升值压力之下。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由于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前景难以预测,国内市场利率已降至二战结束以来的新低,在短期内不可能逆转。从日本目前的各项内外部经济指标看,国内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复苏、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以及别国无法匹敌的国际投资净头寸,使日元近期最可能成为大幅升值的货币。
一、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日元的强势
从日本经济基本面看,在经历了2001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日本经济已经出现缓慢上升的迹象,为日元汇率重新走高奠定了基础。虽然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仍在持续,但自 2002年第四季度日本央行大量购买商业银行的股份后,日本银行的坏帐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为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开拓了空间。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增长为0.1%,其中国内需求增长0.2%。至此,日本经济缓慢增长已持续5个季度了。1996年至2002年,尽管国内经济不景气,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却保持了年均4.9%的增长速度,到2002年底为36.48万亿日元,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 =125.1655日元)折算,约为2915亿美元,居全球首位。
二、外部帐户的巨大赢余成为日元进一步升值的基础
在日本始终不变的以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为导向的产业策略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帐户持续顺差,最高年份1992年曾达到160305亿日元,按年末汇率(1美元=124.80日元)折算约为1200亿美元。2002年,日本贸易顺差为115910亿日元,按年末汇率(1美元=118.74日元)折算,约为976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今年前5个月,日本贸易顺差已达43337亿日元,按月平均汇率(1美元=119.84日元)折算,约为361亿美元。按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不考虑未来汇率变动因素,今年仍将保持与2002年接近的水平。
与贸易顺差类似,日本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在总量和增长幅度上也保持世界首位的水平。2002年日本外汇储备达到4697亿美元。到今年6月底,外汇储备为5456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是日本政府判定别国汇率应升值或贬值的主要依据,按此逻辑,日元最具升值潜力,可以说势不可挡。
此外,从日本的国际投资头寸来看,1997年以来其对外投资净头寸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3.4%,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到2002年底,日本对外资产总规模为365.940万亿日元,对外总负债为190.63l万亿日元,对外投资净头寸为175.309万亿日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4006.18亿美元。
三、国内证券市场的复苏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日本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陷入长期低迷的局面。日经指数从1989年12月29日38915.87点的历史最高点下降,到2003年4月28日收盘,曾跌至7607.88点的最低点。进入今年5月份以后,日本股市有缓慢复苏的迹象(见图1)。到7月8日,日经指数收盘为9946.22点,比今年最低点上升了30.74%,比今年第一个交易日收盘的8713.33上升了14.15%。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曾表示:“尽管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并未追上股市的升势,但并不预期股市—近期大涨后将遭遇重大修正,日经指数升至9个月高点9500点上方,是继一系列公司良好财务报表公布后市场信心恢复的结果,这在外国投资者中犹为明显”。7月2日, 日经指数收盘9592.24点,比上一日上涨3%,为今年内最大涨幅。
在欧、美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降息的情况下,日本成为国际上大规模游资的首选。日本央行于 2001年9月18日将贴现率降至0.1%后,迄今为止没有再次调整。从2001年到现在,美联储已经连续 1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到今年6月26日联储降息25个基本点后,日前联邦基金利率仪有1%,美国以往以高利率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的优势再次削弱,美元对日元汇率的上升动力不足。欧洲央行在今年6月初降息50个基本点后,利率已经降至二战结束后最低水平。欧元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幅升值后,对资金的吸引力也已经减弱。在本身经济增长前景难以预测的情况下,欧盟东扩带来的巨大成本也使得投资者变得迟疑。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今年6月份外国投资者在日本股票市场购买了总额达12540亿日元的股份,超过5月份将近50%,为1999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值。7月份第一个星期的证券投资流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净售出1.174万亿日元外国债券,净售出551亿日元外国股票,同期外国投资者净售出 3219亿日元日本债券,净购入1270亿日元日本股票。种种迹象表明,资金正流向日元,并将推动日元汇率进—步上扬。
四、日本政府应减低干预力度,顺应日元升值趋势
进入今年5月份以来,从表面上看,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汇率在116—119之间窄幅波动,基本上回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实际上,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判断,如果没有日本央行自今年 5月以来频繁的入市干预,日元早会突破1:115而急剧上升。今年1—4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分别为4786亿美元、4853亿美元、4962亿美元、4994亿美元,平均月增幅为1.4%,而到了5月底,迅速上升至5431亿美元,月增幅达到8.8%。新增的400多亿外汇储备无疑是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日元进一步上升的结果。日本财务省次官沟口善兵卫也多次重申,日本当局已准备好继续在汇市采取必要行动,以遏制汇市震荡。
但从长期考虑,日元再次升值是必然的。原因之一,日元汇率升值是日本经济恢复的必然结果,重新给日元估值是有必要的。第二,从汇率安排的角度看,日元升值也有助于促进日本调整其二元经济结构,重新实现外部帐户均衡。第三,从作为经济大国的角度看,日本有义务顺应市场的力量,让本币得到适当的调整,从而为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做出贡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元汇率贬值曾达到22%,没有因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在外贸出口方面受到冲击,逃避了作为经济大国在稳定区域经济中应承担的责任。在当前美元贬值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日本不应该再转嫁责任。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