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怎么核算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的核算方法
在企业合并或长期股权投资中,当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时,可能需要将原先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根据会计准则,当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从无重大影响转变为有重大影响时,应将该投资由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此时,需重新评估投资账面价值,即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果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则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反之,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差额则直接调整投资成本。
后续计量与损益调整
转换后,投资方应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投资方需根据其持股比例确认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亏损,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具体来说,投资方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份额,并将其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还需考虑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这部分金额应在收到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此外,对于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化,投资方也应按持股比例确认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权益法下,投资方还应对被投资单位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进行调整。例如,当存在顺流交易(投资方向被投资单位销售商品)和逆流交易(被投资单位向投资方销售商品)时,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应在合并报表中予以抵销。
常见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具备重大影响?答:判断是否具备重大影响通常基于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参与经营决策等多方面因素。一般而言,持股比例超过20%但低于50%的情况下,往往被视为具有重大影响。此外,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投资方是否有能力通过董事会或其他途径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如何处理?答:当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差额计入留存收益;而当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差额直接调整投资成本。这种处理方式确保了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投资的真实价值。
权益法下如何处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答:对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无论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均应在合并报表中予以抵销。这有助于消除集团内部交易的影响,使合并报表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冲销预收账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下一篇: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