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可撤销和不予执行情形是什么
仲裁可撤销的情形
在法律框架内,仲裁作为一种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

(1) 没有仲裁协议的;如果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仲裁程序本身就不具备合法性。
(2)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这要求仲裁庭必须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裁决。
(3)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任何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裁决被撤销。
(4) 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虚假证据会严重影响裁决的公正性。
(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这种行为同样会导致裁决失去公信力。
(6)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
仲裁不予执行的情形
除了撤销仲裁裁决外,还存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1)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这一条与撤销情形中的第一条类似,强调了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2) 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这保证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3)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确保程序正义。
(4)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此外,如果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法院也有权裁定不予执行。
常见问题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确保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答:确保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需要明确约定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以及适用的仲裁规则。同时,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还需考虑不同国家对仲裁协议的不同规定,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如何预防因证据不足导致仲裁失败的风险?答: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交易记录准确无误,并妥善保存相关凭证和文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款。
在建设工程领域,如何应对仲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程序违规问题?答: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多个环节,容易出现程序违规问题。为防范此类风险,建议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详细的仲裁预案,包括选择合适的仲裁员、熟悉仲裁规则等。一旦发现程序违规,应及时向仲裁庭提出异议,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日后维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一篇: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