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怎么计提
固定资产减值的定义与识别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情况。

如果计算出的 NPV 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则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此时,企业应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还能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固定资产减值的具体计提方法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时,企业需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首先,确定资产组或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这包括估计未来现金流和市场价值。其次,比较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若前者低于后者,则差额即为减值损失。
例如,某制造企业拥有一台设备,账面价值为 500,000 元,经评估其未来五年内每年预计产生现金流 120,000 元,折现率为 8%。通过计算得出该设备的 NPV 约为 462,288 元,因此需计提减值准备 37,712 元(500,000 - 462,288)。此过程强调了对现金流预测和折现率选择的精确性。
常见问题
如何在不同行业中应用固定资产减值测试?答:各行业因资产特性和运营模式差异,需采用不同的现金流预测模型和折现率。例如,高科技行业的技术更新快,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减值测试。
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健康有何影响?答:减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增加费用支出,降低净利润。但长期来看,它有助于企业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状况,提升投资者信心。
如何选择合适的折现率进行减值测试?答:折现率的选择应考虑风险因素、市场利率及行业平均水平。高风险行业通常采用较高的折现率,以反映更高的不确定性。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正保会计网校APP焕新改版升级啦!新版APP改版聚焦在“学员体验个性化升级”、“插放器功能优化”以及“资讯功能优化”三大核心功能,立即下载APP。
上一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营业利润吗
下一篇: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方法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