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科目怎么做分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市场变化、产品过时等原因而下降。

具体来说,当存货的成本(C)大于其可变现净值(N)时,差额即为需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用公式表示为:Δ = C - N (其中,Δ 表示跌价准备金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因存货价值下降而确认的损失,并相应地增加了负债。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答: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公式为:N = S - (E T),其中S代表估计售价,E代表估计销售费用,T代表相关税费。
不同行业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有何特殊考虑?答:例如,在高科技行业,由于技术更新迅速,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需要更加频繁地评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而在农业领域,农产品的季节性和易腐性要求企业及时调整存货价值,避免因滞销导致的损失。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在利润表上,增加的“资产减值损失”会减少当期净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账面价值减少,同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正保会计网校APP焕新改版升级啦!新版APP改版聚焦在“学员体验个性化升级”、“插放器功能优化”以及“资讯功能优化”三大核心功能,立即下载APP。
下一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怎么做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