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正保会计网校25周年庆限时活动:
#互动赢黄金 #集卡抢周边 #AI精准学限制开放
直达:【立即抢限时好礼】【参与评论盖楼!赢黄金挂件!!】
活动时间:2025年3月3日 10:00 - 3月14日 24:00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基本概念
在财务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一种重要的核算方法,适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

例如,假设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权,B公司在某年度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则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00 × 30% = 30万元。这种处理方式确保了投资方能够准确反映其在被投资单位的经济利益。
权益法的具体应用及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净利润的影响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例如,如果被投资单位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投资方需要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具体公式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初始投资成本 按比例享有的净利润 - 按比例分得的现金股利。此外,若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如资本公积增加),投资方也需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时,可能需要转换为其他核算方法,如成本法或公允价值计量。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是否适用权益法?}答:判断是否适用权益法的关键在于投资者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这通常通过持股比例和实质控制权来评估。如果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间,并且有证据表明投资者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则适用权益法。
{权益法下如何处理被投资单位的亏损?}答:在权益法下,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方应按其持股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损失不应超过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转换为其他方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当从权益法转换为其他方法时,需关注转换时点的会计处理。例如,转换为成本法时,应以转换日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时,则需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
下一篇:应付职工薪酬和工资总额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