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中介机构在会计报表审计中 要重视的十方面问题

来源: 严学群 编辑: 2005/04/11 09:48:53  字体:

  笔者长期从事税收征管工作,在涉税文书审批和日常征管中需要大量地审阅纳税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或专项审计报告。通过审阅这些报告后,笔者经常会发现,有些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审核后的财务会计报表与我们税收征管部门复查的结果相差甚远,审计结论不能令人满意。对此,笔者归纳了中介机构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中要予以重视的十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对被审会计报表的审前分析

  结合被审企业所处行业状况,通过对被审会计报表整体的审前分析工作,可对被审会计报表合理性作出职业判断,进而可初步确定审计重点,为审计计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并且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中介机构要重视被审会计报表的审前分析,以便审计过程对审计的重点和重心的把握。

  2.重视实质性会计事项的核查

  由于一些审计项目的时间比较紧,收费比较低,审计往往走程序,致使要害问题难以查深查透。对于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在核对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是否相符等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这项事项的真实性与合规,重点做好对所有会计报表项目每月大额增减会计事项进行实质性检查工作,核查其会计处理是否合乎适用的会计制度,复核其入账原始凭证是否合乎有关规定,查证其交易的真实性,达到提高审计深度与质量的目的。

  3.重视对现金流与物流的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与物流的分析与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虚假交易行为。审计人员必须跳出会计报表审计,才能发现高手编制的虚假会计报表,其中对审计单位的现金流与物流进行检查是有效的手段,审计工作仅限于对账面审计是远远不够的,检查账面大额实物资产是否客观存在是十分必要的程序。

  4.重视对实物资产质量与价值的检查

  虽然账面资产数量与实物数量一致,但是由于技术进步与管理不善或经营方针改变,导致被审单位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有出入,甚至严重背离,造成资产负债表中相应资产价值缩小。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有责任对被审计单位实物资产的质量与价值进行检查,并指出资产存在缩水的情形。

  5.重视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以外部门的沟通和取证

  审计人员不仅要与财会人员接触,而且还要多与被审单位的管理层、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内审部门和劳资部门等部门人员的沟通,并向他们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这样有利于审计项目小组成员掌握信息,减少审计结论片面或失实。

  6.重视对往来款项目的稽核分析整理

  往来款项目是资产负债表构成中的重要项目,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所有者权益,审计人员应对往来款项目进行函证或实施替代程序查证工作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所核实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例;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出充分说明,进而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

  7.重视对会计报表年初数的审计

  在对本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并不能排除对会计报表年初数的适应审计,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应根据专业判断,对年初数进行适度审计,排除由于会计报表年初数有关项目严重失实导致期末数失实的可能性。

  8.重视对关联方交易的审计

  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允影响被审计会计报表真实性与合规性。审计人员应该依据行业执业规范的要求,对关联方交易实施专项审计程序,检查关联方交易手续和交易依据是否合法、公允,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充分披露。

  9.重视对被审会计报表日后事项的审计

  会计报表日后事项可以印证会计报表日相关报表项目真实性与正确性;并且有些期后事项影响重大,有必要取证,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充分披露。有些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日后事项不作为审计范围而未进行适度审计是不对的,应按行业执业规范的要求,对会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的期后事项实施专项审计程序,并视审计情况,对影响重大的期后事项进行调整或披露。

  10.重视项目负责人在外勤审计中的现场检查、复核

  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负责人应该履行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现场一级复核工作,沟通审计情况,从而及时掌握项目小组成员审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审计程序到位、取证充分、不漏不少,提高审计效率。

  会计报表审计是一项严肃规范的工作,中介机构应发挥应有的专业特长和职业素质,加强上述审计中的十大薄弱环节,切实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从而推动企业提高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作者单位:杭州市地税局下城税务分局)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