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母题3,为什么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40,而不是25?有3%是不能退税的

屌丝一个| 提问时间:10/11 23:08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张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税务专家,会计学硕士,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已解答2851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当期应纳税额$=0-10-30=-4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500×10\%=50$(万元)按照“免、抵、退”税办法,应退税额是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中的较小者。由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为$50$万元,$40<50$,所以当期应退税额为$40$万元,因此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40$万元。另外,对于出口退税不得免抵的税额,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即$500×(13\%-10\%)=15$万元,这部分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15$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万元。综上所述,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40$万元是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规则得出的,而不是$25$万元,同时还需对不得免抵税额做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祝您学习愉快!
10/11 23:08
屌丝一个
10/11 23:15
根据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不是0-10-30+15=-25,与理论应退税50比较,取绝对值小的吗?
张老师
10/11 23:1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应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在本题中,没有内销业务,因此内销销项税额为0。同时,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办法,需先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500×(13%-10%)=15万元。因此,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0-(10+15)-30=-55万元。所以,应纳税额为-55万元而不是-25万元。根据“免、抵、退”税办法,应退税额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中的较小者,比较-55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的绝对值55万元和5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为5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屌丝一个
10/11 23:18
应纳税额 = 0 - (10 - 15) - 30 = -25万元
屌丝一个
10/11 23:20
你认真看看你们的书本
张老师
10/11 23:1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这样计算不正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应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在本题中,甲公司没有内销业务,因此内销销项税额为0。同时,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办法,需先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假设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等数据能计算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5万元,那么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0-(10+15)-30=-55万元。所以,应纳税额为-55万元,而不是-25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屌丝一个
10/11 23:25
你写的公式错了
张老师
10/11 23:2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公式是正确的。在出口退税的计算中,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而应退税额则是取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中较小的一个。例如,如果应纳税额为-40万元,免抵退税额为50万元,则应退税额为40万元,因为退税额不能超过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因此,公式是准确的,计算逻辑也符合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
祝您学习愉快!
屌丝一个
10/11 23:27
请看看,你的公式是错的
屌丝一个
10/11 23:28
应纳税额 = 0 - (10 - 15) - 30 = -25万元
张老师
10/11 23:2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公式是正确的。在出口退税计算中,应纳税额和应退税额的公式如下:1.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text{应纳税额}=\text{内销销项税额}-(\text{当期进项税额}+\text{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text{上期留抵税额}$$2.应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text{应退税额}=\min(\text{当期期末留抵税额},\text{当期免抵退税额})$$这两个公式符合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用于准确计算企业应纳税额和可申请的退税金额。如果在实际计算中得出的结果与预期不符,可能是由于数据输入错误或对公式理解有偏差。
祝您学习愉快!
张老师
10/11 23:2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这样的计算不正确。正确的应纳税额计算方式应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在本题中,内销销项税额为0,当期进项税额为10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5万元,上期留抵税额为30万元。因此,应纳税额应为:0-(10+15)-30=-55万元而“0-(10-15)-30”这种计算方式忽略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应加在进项税额中,而不是减去,因此会导致结果错误。
祝您学习愉快!
屌丝一个
10/11 23:32
您看看你们的第二步,公式与您这边写的不一样
屌丝一个
10/11 23:33
你可以看图片吗?
屌丝一个
10/11 23:34
应该是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张老师
10/11 23:32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太清楚你提到的“出口退税计算中第二步的公式”具体是什么。不过出口退税中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在没有内销业务时,内销销项税额为0,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若你用其他公式计算结果与该公式不同,可能是数据输入有误或者对公式理解有偏差。你可以提供“第二步的公式”具体内容,这样能进一步帮你分析差异原因。
祝您学习愉快!
张老师
10/11 23:3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在出口退税计算中,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这个公式是符合出口退税相关规定的。这里的“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需要在当期进项税额的基础上加上去再进行应纳税额计算的,而不是减去。
祝您学习愉快!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