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请问下这题应纳税额为什么不需要剔税呢?

三月的鱼| 提问时间:11/09 16:14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郭锋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师,税务师
已解答2414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出口退税中的应纳税额时,进项税额需要减去“征退税率之差”部分,也就是要进行剔税。这道题其实是有剔税步骤的。

已知甲公司2024年7月出口自产产品不含税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征退税率之差”为13%-10%=3%,所以需要从进项税额中剔除的税额(即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500×3%=15万元,会计分录体现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

然后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题目中销项税额为0,进项税额假设为10万元,上期留抵税额30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5万元,所以应纳税额=0-(10-15)-30=-40万元。

所以,这道题是进行了剔税操作的,只是在计算应纳税额的算式中没有详细列出剔税的具体计算过程,但通过会计分录和原理可以看出有这一步骤。
祝您学习愉快!
11/09 16:15
三月的鱼
11/09 16:23
老师,0-(10-15)-30不是-25吗?
三月的鱼
11/09 16:23
老师,0-(10-15)-30不是-25吗?
郭锋老师
11/09 16:2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算式0-(10-15)-30的结果是-25。不过这种计算方式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在本题中,甲公司没有内销业务,内销销项税额为0。当期进项税额为10万元,“征退税率之差”为3%,出口自产产品不含税价款500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500×3%=15万元,上期留抵税额为30万元。因此,应纳税额应为:0-(10+15)-30=-55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郭锋老师
11/09 16:2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这样计算不正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应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在本题中,甲公司没有内销业务,因此内销销项税额为0。同时,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办法,需先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假设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等数据能计算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5万元,那么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0-(10+15)-30=-55万元。

所以,应纳税额为-55万元,而不是-25万元。原算式“0-(10-15)-30”错误地将“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进项税额中减去,实际上应加上,才符合公式要求。
祝您学习愉快!
三月的鱼
11/09 16:33
老师,应纳税额到底是(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还是+?还是说没有销售的情况下需要+?
郭锋老师
11/09 16:3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出口退税计算中,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这里的“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需要在当期进项税额的基础上加上去再进行应纳税额计算的,而不是减去。无论是否有内销业务,这个计算公式都是适用的。所以计算应纳税额时,是在当期进项税额基础上加上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而不是减去。
祝您学习愉快!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